第179部分(第1/4 頁)
。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墮幽冥,受那許多碓搗磨舂之苦,變化畜類。有那許多披毛頂角之形,將身還債,將肉飼人。其永墮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雖有孔氏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何耶!我今有經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三藏: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般不載。汝等遠來,待要全付與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強,毀謗真言,不識我沙門之奧旨。”想了想,叫倒:“阿儺、伽葉,你兩個引他四眾,開了寶閣,將我那三藏經中三十五部之內,各檢幾卷與他,教他傳流東土,永注洪恩。”
唐僧一聽,眼淚都快流了出來。整整十個年頭哇!真經終於到手了!
第三百零三章:你丫怎的連潛規則都沒聽過?
第三百零三章:你丫怎的連潛規則都沒聽過?
話說阿儺、伽葉二尊者奉佛旨。將他四眾領至樓下,看不盡那奇珍異寶,擺列無窮。只見那設供的諸神,鋪排齋宴,並皆是仙品、仙餚、仙茶、仙果,珍饈百味,與凡世不同。師徒們頂禮了佛恩,隨心享用。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佛祖處正壽長生,脫胎換骨之饌,盡著他受用。二尊者陪奉四眾餐畢,卻入寶閣,開門登看。那廂有霞光瑞氣,籠罩千重;彩霧祥雲,遮漫萬道。經櫃上,寶篋外,都貼了紅籤,楷書著經卷名目。唐僧望著那經卷,眼神早已痴了,只在封皮上流連不去。再也不離開片刻。
二尊者這時候卻交換了一下眼色,動作極快,唐僧四個未曾發覺。便聽阿儺說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
唐僧聞言大為愕然,道:“弟子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
阿儺聽說,登時面色一沉,便不說話。另有伽葉接過話頭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臉上雖掛著笑容,實無半分笑意,目中那鄙夷的神情更是明顯不過。二尊者俱在心中想道:“果然那牛魔王不曾欺我。這所謂的大唐聖僧名不副實,身上無甚油水可撈。想來就算他迴歸東土,封賞也是極為有限,即便有,也落不到我倆頭上來。看來……”想到此處,二尊者又互視了一眼,微微點了點頭,已然下了決心。
唐僧見他們兩個講口扭捏,不肯傳經,不禁手足無措。此刻與原著中情節不同,那最大的刺頭兒孫猴子沒有跟上山來,此君性子最是火爆,眼睛裡揉不進沙子。和阿儺、伽葉二人湊一塊兒正是財迷碰上地痞,倒也不落下風。唯獨唐僧是個面弱和尚,最不擅扯皮,只站在一旁唯唯諾諾,不知如何應對,無奈中把求援的目光轉向豬八戒和沙僧兩個,希望他們幫著說句話。誰知頭轉過去,豬八戒二人俱把臉別了過去,不去看他 —— 他們兩個,一個是天蓬元帥,一個是捲簾大將,都是做過官的,對這拿錢辦事的官場習俗可謂司空見慣,昔日在天庭也沒少幹,是以見到二尊者伸手要錢,均覺得十分正常。這時候還是悟明開口道:“二位尊者索要人事,不知道是佛祖之命呢,還是此間的規矩。”
二尊者聽見此言,臉上俱是一窘,心下大怒道:“娃兒好生無禮!這玩意兒要是說穿了還有什麼搞頭?”只是看悟明年幼,不好發作。迦葉擠出笑臉道:“此乃佛祖之意也!只因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佛祖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如何可得?”
悟明不動聲色,“哦”了一聲,道:“既然是佛祖的意思,那我等自去向佛祖解釋便了。實在因為路途遙遠,不曾備下禮物,還望佛祖體念我等跋涉之苦,先傳了經去,待我等自唐王陛下處討得一些錢物來,再來孝敬。”
二尊者聽得臉色一陣青,一陣白,鉗口無言,眼看悟明作勢就要出殿,阿儺連忙喝道:“且慢!此是什麼去處,還在這裡放刁?些須小事,何用驚動佛祖?到這邊來接著經!”
悟明微微一笑,道:“如此便多謝了!”唐僧大喜,八戒沙僧忙轉身來接。一卷卷收在包裡,馱在馬上,又捆了兩擔,八戒與沙僧挑著。卻來寶座前叩頭。
那阿儺、伽葉自在藏經閣中憤憤不平,阿儺恨恨道:“何物小兒,逞口舌之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