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3/4 頁)
眼睛不離場中鬥得正緊的兩件靈寶,一面打破砂鍋問到底。獅陀王問道那位故友是何人。卻見陸壓突然斂了笑容,面上浮現懷緬的神色,道:“貧道這位故友早在數萬年前就身殞了,當時你們尚未出世,舊日洪荒中同輩的老傢伙們死的死,隱的隱,今日記得他名字的已然不多,便是說將出來,你們也不見得知曉。不過說與你們聽倒也無妨……”
此時場中鬥爭已到白熱化,那斬仙飛刀輾轉之際迅捷無比,在空中一兜一轉,在一條火龍側面輕輕一抹,那火龍之首“噗”的憑空掉落。但那斬仙飛刀也不好受,被兩條冰龍利爪抓了一下,雖能及時逃出,白光卻漸見黯淡下去。旁觀眾人盡皆揪心,陸壓卻恍如不見,續道:
“貧道這位故友,乃是紅雲老祖。”
第一百九十七章:原來你打的是這個主意!
第一百九十七章:原來你打的是這個主意!
列位,說起這斬仙飛刀與鵬魔王手中的紅葫蘆,其實牽涉一段上古洪荒的情節。話說開天闢地之初,崑崙山上結了一株仙藤,承天地四時節氣,生出四個葫蘆來,分為春夏秋冬,按青紅黃白四色。青葫蘆屬春,主萌生;紅葫蘆屬夏,主興發;黃葫蘆屬秋,主肅殺;白葫蘆屬冬,主歸藏,皆屬先天之列。各依緣法,被四位大能之人所得。
其中主肅殺的秋葫蘆自然是陸壓得了,此後被祭煉成斬仙飛刀,能斬人仙妖魅魔邪,只要是有元神的,俱脫不得一刀之厄;那青葫蘆乃是被女媧摘取,後來捏土造人,乃是用此葫蘆盛水,用來調和泥土,正合此物萌發之本意;那主歸藏的白葫蘆卻是被太清老子拿了去,用作存放金丹之器,原著中平頂山上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偷取下界的便是此物,因主歸藏,所以最擅拿人;至於那主興發的紅葫蘆,則是被當年紅雲老祖得了去。
這也是天數使然,紅雲老祖生來就是被天道算計的,本身就不是個福澤深厚之輩,又得了這主興發的紅葫蘆,雖然看上去最為強盛,實則暗藏剛極易折,盛極而衰的道理。果然後來因為得了鴻蒙紫氣,懷璧其罪,被鯤鵬尋隙偷襲,鬥法落敗,含恨身死,平白折了萬載修為,殊為可嘆。這一節乃是閒話,不必細表。
紅雲雖然殞落,那紅葫蘆卻仍是一件了不得的寶貝,其後輾轉落入陸壓手中。本來這葫蘆秉夏日炎陽之氣而生,性屬剛陽,只是一昧,並無二氣。原著中在獅駝嶺上,鵬魔王也曾用此物拿了孫悟空一次,其時也僅有火龍攢體。這裡又有另外一番故事,乃是當日流沙河畔,沙僧皈依,用唐僧前九世的頭骨結成法船,渡唐僧過河。渡河後,那九個骷髏化作九股陰風散去,乃是鄧坤留了個心眼,當場收取了去。那九股陰風乃是至寒至陰之物,後來是陸壓討了去,不知用什麼秘法祭煉,竟把這九股陰寒之氣與那紅葫蘆結成一體,直到此時,此物方具備陰陽二氣,能夠同時喚出冰龍和火龍。若是仍如前番,估計陸壓也不得把這紅葫蘆贈給鵬魔王,要知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只有陽氣沒有陰氣,畢竟不能長久,免不了又走上了紅雲的老路,到其時陸壓不是助他,反是害他了。
這邊廂陸壓和眾妖王述說因由,那邊廂斬仙飛刀和陰陽二氣猶在苦鬥,此刻一十八條冰火龍形已然折損了六條,剩下的一十二條仍在上下翻騰;那斬仙飛刀雖能騰挪,終究寡不敵眾,能盤旋的圈子越來越小,發出的白光也越來越弱,顯得有些後勁不繼。這也難怪,斬仙飛刀畢竟是活物,自從被陸壓祭煉有成,每次皆是一擊必殺,極少打持久戰,這一下打了小半個時辰,自然有些疲累。旁邊圍觀的截教弟子見到斬仙飛刀漸見衰減,都是喜動顏色。趙公明眼力老到,將玄功聚起,暗傳音予鵬魔王道:“不要與他纏鬥,倍則分之,且去打姜尚!”
他不說,鵬魔王身在局中一。時還想不到,被他一提醒,不禁暗罵自己傻蛋,當即意隨念動,操縱陰陽二氣,那一十二條冰火龍形中,仍有十條繼續纏住斬仙飛刀,卻有冰龍火龍各一,越過斬仙飛刀的白光攔截,徑向姜子牙飛去。
姜子牙驀的見兩條龍往自己處。迎面飛來,大吃一驚,揮劍斬向當先那火龍,尚未及體,陡覺手中的劍柄如同燒紅的火鉗一般,炙手難當,驚呼一聲,忙不迭的撒手,身形暴退出去,長劍墜下,還沒落地,那冰龍又從恰好飛過,那寶劍剎那間蒙上一層寒霜,這才掉在地上,只聽得“叮叮噹噹”連聲響,恍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那寶劍在地上碎成無數塊,原來驟冷驟熱之下,連那仙劍也當不得,頓時化為粉末。
姜子牙大驚,不住後退,那兩條。龍卻似有靈性一般,緊追不捨。另一邊斬仙飛刀被牢牢困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