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3/4 頁)
眾其中,又以三山一島的妖眾為多,是以三山一島的口碑在人族中著實不錯。鄧坤此舉,倒也沒有人懷疑他有什麼陰謀。
過不數月,伏羲女媧神廟建成,太宗親率文武百官前往祭祀,焚香祝禱,請二聖保佑大唐國運昌隆,四海昇平。鄧坤同時又抓緊機會在人界大肆造勢,把那女媧補天造人,伏羲傳授文明的事蹟一再宣講,強調人族本源出於妖族聖人女媧之手,又是仗著原本也是妖族的伏羲聖皇之力得以興盛,妖族人族本是一家。
這時本來就是天定的盛世,鄧坤又託那些原屬截教門人的周天神祗傾力相幫,主節氣的使風調雨順、主財運的使百業興旺、主人丁的使添丁進口,太宗自從拜過伏羲女媧後,一十二年間都是國泰民安,世人多有以為是伏羲女媧之功,再聽了鄧坤著意宣揚的那一套,對妖族的看法越發不同,那伏羲女媧神廟的香火也一日勝似一日。
當然,其實這所有的一切,都是鄧坤一手導演的而已。
妖族這一段的發展,搶了佛道兩派不少風頭。佛教這時尚未大興,只好旁觀;不料那人教老子與闡教原始天尊竟然也像是默許了一般,全然不聞不問,讓無數修仙求道的人大跌眼睛。
其中門道,鄧坤自然是心知肚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不能借此機會使截教的道統也漲一漲,讓通天教主也坐個順風車。不過這也是無可奈何,三清在世人眼裡終究是一體,鄧坤可不想讓原始天尊平白得了便宜;要說獨獨把通天教主一人捧高,那恐怕老子與原始天尊再想隔岸觀火也坐不住了。是以鄧坤只捧妖族,不捧道門,正是免得兩頭不討好。
道門中無人來找鄧坤的麻煩,那西方極樂境內,卻有菩提祖師皺眉道:“那牛魔王如此行事,恐怕於我佛教大興之數有些妨礙。你我還是想個法子應對方好。”
阿彌陀佛默然半晌,道:“此事不易。那李世民確是真命天子,牛魔王助他登位,也只是順應天意。你我奈他不何。為今之計,只教那取經之事儘早實行,免生枝節罷了。”
菩提祖師點頭道:“既是如此,我便吩咐如來佛祖依計行事。”
菩提祖師將神念傳出,如來佛祖得了令,即喚聚諸佛、阿羅、揭諦、菩薩、金剛、比丘僧、尼等眾,說道:“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誰肯去走一遭來?”
這也是早有安排,當下有觀音菩薩,行近蓮臺,道:“貧僧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
如來點頭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觀音問道:“此去東土,有甚言語吩咐?”
如來道:“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許在霄漢中行,須是要半雲半霧:目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之數,叮嚀那取經人。但恐善信難行,我與你五件寶貝。”即命阿儺、迦葉,取出錦蝠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對觀音道:“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迴;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觀音一一拜領,當下帶著惠岸行者,徑轉東土。
觀音與惠岸依著如來之言,半雲半霧,約記程途,行到一處,見弱水三千,乃是流沙河界。觀音道:“徒弟呀,此處卻是難行。取經人濁骨凡胎,如何得渡?”
正在看時,只見那河中,潑剌一聲響,水波里跳出一個妖魔來,十分醜惡,手執一根寶杖,走上岸就捉觀音,慌得惠岸掣渾鐵棒擋住,那妖魔就持寶杖來迎。兩個在流沙河邊,一場惡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