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3/3 頁)
司邦毅和趙曉虹要是能做得稍稍好看些,也不至於現在人人都在看他們的笑話,反倒希望這個後來的秦風真能把他們給比下去。
不然只單論香火情,從未見面的秦風怎麼也不應該比具有本地主場優勢的司邦毅和趙曉虹比下去的。
菜未上齊,秦風就坦然向宋陽打聽起了老教授班裡都有哪幾個人,也算是為了日後同學友愛打個基礎。
宋陽沒有多說,只簡單泛泛的談了談。對司邦毅和趙曉虹的小心思更是一句不提(他覺得這不該說),而且只要司邦毅和趙曉虹跟秦風一打照面,秦風不是傻得出奇就肯定能看出來他們倆的小心思。只是多提了兩句老教授的習慣,比如教授不喜歡誇誇其談的人,但並不限制同學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老教授常說:想到就去做。不做只會說的是嘴把式。
秦風點點頭,順勢轉了話題,問起宋陽現在在寫的論文,問需不需要什麼資料一類的東西?他回頭可以上電腦給他發過來。
宋陽笑著說:“那我就先多謝師兄了!”
既然沖人家要了資料,宋陽也多少說了兩句他的論文。秦風道:“你這篇論文的立義是什麼?”
宋陽洗耳恭聽。
秦風道:“我不是在說你啊,咱們這是討論。你看,你的起頭很有意思,把植物細胞和人的細胞並列討論,但最終還要回歸到一個主題上來:你是想討論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相同之處?相近之處?之後再延伸到你的本義,也就是你寫這篇論文的目的。而不是將各種資料堆疊到一起,最後得個似是而非,不知所云的結論就完了。”
宋陽有些不好意思,一開始他並沒打算說太多,而且他的那個本義有點可笑,所以他原本打算只告訴老教授一個人的。因為他知道不管他這篇論文寫得多麼荒唐,老教授都不會嘲笑他。
秦風等了一會兒,見宋陽沒有解惑的意思,就打消了繼續討論的念頭。
晚上,宋陽回家後忍不住給老教授打了個電話,也是想聽一聽對這篇論文,老教授的意見是什麼。
——如果老教授不看好,他現在換題目還來得及。
老教授聽他說了半天也不嫌煩,只問他:“那你是想寫成什麼樣的啊?”
宋陽:“我是想知道,如果植物的細胞能夠和人的細胞相融合,那是人受植物影響多,還是植物受人的影響多?”
在跟季笙一次次的討論中,兩人最後總是會歸結到這個問題上來:人與植物,孰優孰劣?
季笙在那一週的失聯後再回來,就總拿那部恐怖片當例子,討論那種海底藻類的寄生到底可不可能成真?事實上在各種文學作品中,總不乏拿活人當繁殖地的各種寄生物,也總能引起觀者的恐怖感。但這種情形有可能會真的發生嗎?
宋陽的論文就是想討論這種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老教授道感到有些頭大,他是讓宋陽自由選擇題目,但沒想到這孩子選了這麼一個題目。可他的性格又是不喜歡打擊學生的,再說,他也想知道宋陽會寫出什麼樣的文章來,就說,“那你先寫吧,放心大膽的寫,寫完給我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