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熱情投身革命的女學生,因為她們青春靚麗,因為她們有一顆年輕的心,因為她們讀過書見過世面,因為她們是為了爭取自由才離家出走,所以,當部隊裡那些熱心的大姐以組織的名義給她們分配丈夫時,她們中有一部分聽從了組織安排,但相當部分的知識女性在抗戰的同時也堅定地抗婚,她們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更追求自己的婚姻自由,為此,她們付出過代價,這在那個年代是多麼難能可貴。劉奇發誓,“抗戰不勝利就不結婚”;阮若珊在抗大東遷途中拒絕長征紅小鬼,之後卻與其貌不揚但才華橫溢的東北流亡學生李林結婚;劉御自作主張與部下李磊自由戀愛;張偉強與香港青年蔡賁心心相印結為夫妻;張令儀毅然嫁給治好她“黑熱病”的衛生部長白備伍;陳若克與朱瑞、甄磊與李林,都是因為愛情才走到一起。這群女八路中,就數教會學校出來的劉峰宜的婚戀道路最為曲折。
抗戰時期的沂蒙山根據地,除了有一定級別的老紅軍領導幹部和在老家時結過婚的,一般都未婚。因為處於戰爭環境,處於私人生活高度政治化時期,部隊在婚姻方面做了嚴格規定:申請結婚者必須具備“258團”條件。即25歲,有8年軍齡或黨齡,團級幹部。抗大前身即是紅軍大學,儘管學校遷到山東後擴招了許多當地的學員,三十歲左右的老紅軍還是佔了相當比例。他們大多文化低、職務也低,很難找到物件。他們想當然地就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富有活力的女學員們,然而,這些年輕的女知識分子們卻本能地捍衛著她們的愛情和婚姻的自由權。
大青山突圍之後,劉峰宜繼續在山東縱隊衛生部學習。1942年8月,為期一年的學習結束了,這時的劉峰宜已經喜歡上醫生這份職業,很想留在衛生部工作。可是,抗大的介紹信上寫著,學習結束後必須回抗大工作。她不知其中緣故。而且,回到抗大的劉峰宜也沒有留到校部,卻被分配到抗大一分校的一大隊。這是個戰鬥大隊,大隊長還沒有愛人,組織上想把她分配給外號叫“毛猴子”的大隊長,他曾是紅軍的一個團長,打仗勇敢是出了名的。
組織上派一名女幹部做劉峰宜的思想工作。不料,劉峰宜回答:“我不想談這件事。”
女幹部問:“為什麼?”
劉峰宜一臉鄭重地說:“沒到抗大之前,我就是做婦女工作的。你知道我怎麼跟婦女們說嗎?我說,婦女解放,首先要體現在婚姻上,在這方面婦女要自由,不要當花瓶。要自立,要靠自己,不能靠任何人。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我要自由,不要組織分配。”
劉峰宜贏得了第一次抗婚勝利。
1942年12月上旬,劉峰宜調到後方去了。後方那時有被服廠、種菜組、養殖組、修鞋組共三百餘人,所有的病號都歸劉峰宜負責。
這天,病號很多,劉峰宜正忙個不停,一位年紀在40歲出頭,相貌平平的男人走到劉峰宜身後。他是抗大的某位領導。他對劉峰宜說:“我找你有事情。”劉峰宜莞爾一笑,然後認真地說:“首長,我這兒忙著呢。”那位領導寬和地笑笑說:“那過一會兒我再找你吧。”
過了一會兒,領導的警衛員把劉峰宜請到辦公室。只見領導面前擺著一些花生和糖,還有煙。他先熱情地招呼劉峰宜坐下,給她倒了一杯茶。
事情很簡單,領導笑眯眯地說:“小劉啊,我想跟你結婚。”
劉峰宜才十###歲的年齡,冷不丁一個40多歲的領導要和她結婚,一著急,她竟然不理智地把茶杯子推倒,茶水灑出去,桌上的煙和糖都被濺溼。劉峰宜站起來就跑,跑得心裡直害怕。她心跳得很快,想:這位老領導怎能這樣粗魯?
那位領導卻並不驚慌。他尷尬地笑笑,覺得這女孩挺有脾氣。一個經過長征,打過無數次仗的男人,還怕一個小姑娘的拒絕嗎?
txt小說上傳分享
劉峰宜抗婚(2)
沒幾天,那位領導的警衛員奉命,給劉峰宜送來一本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這說明,領導還是有文化的,而且懂得尊重女衛生員,也許他自己不是讀書人,但他知道他看上的女衛生員喜歡讀書,便投其所好。
劉峰宜當然喜歡讀書,書是個好東西,能化解敵意。
警衛員又送來一個手鐲。那位領導還懂得給女孩送飾物。也許這個手鐲是他的母親傳給未來的兒媳婦的?或者是他從哪次戰鬥中的敵方軍官手裡繳來後沒有上繳?那也是拼了命才能弄到的寶貝啊!
劉峰宜覺得情況不妙,她連同那本書都退了回去。
然而,那位領導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