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大那麼多。
校長讓學生們解散回家,幾位外國教師也都先後回國。但是學校裡湧進來的學生更多了,他們都是操著北平口音和青島口音的流亡學生,他們從北平一路走到青島,抗議韓復榘把青島拱手出讓給日本人。流亡學生到濟南府沒有找到韓復榘,又聯合了濟南市的學生一起到南京政府去找蔣介石請願抗日。流亡學生路過沂水時,集體在教會學校歇腳,恰逢這時,不斷有負傷計程車兵從抗日前線下來,於是,流亡學生們,在教會學校裡成立了臨時“抗日救亡室”。
17歲的劉峰宜已經收拾好揹包,卻沒有馬上離開,她被請願的流亡學生們一遍遍唱起的“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所打動,被頭上滲著血跡的前線抗戰士兵所打動。她從未見過這種激烈而悲壯的場面,從未見過這麼多悲憤而關心中國社會的大學生們。從未離開過教會學校大門的她,突然間被複雜多變的社會弄得興奮了。這個骨子裡多愁善感的女學生,和她的二姐一起,本能地加入了抗日救亡室的義務工作。
劉峰宜長得嬌小玲瓏,面板白皙透明,猛然一看,有點像江南女子。那些日子,她穿著教會學校發給的下襬開叉的藍布長袍,剪著齊耳的短髮,不知疲倦地為那些負傷的戰士包紮,還跟著學生們到沂水城拿著小旗子到處宣傳抗日。
流亡的學生走了,他們群情激昂地到南京請願去了。
劉峰宜和二姐回到家中。母親讓她倆在家讀“四書五經”,但是劉峰宜怎麼也讀不下去。春節過後,日本人打到沂水縣,母親擔心峰宜偷偷去當兵,便打發她到開藥房的大哥家躲藏起來。大哥的大兒子劉秉高比峰宜還大一歲,剛高小畢業,這兩個讀過書的人,熱烈地商討如何參加抗日。
就在這時,張華福校長被殺害了。
日本人佔領了教會學校。不甘屈服的校長以跳樓的壯舉,表達他誓與學校共存亡的決心。然而,校長當場沒有摔死,被囂張的日本人抓到後,堅決不容忍中國人有如此的血性,於是,校長被日本人當眾槍殺了。
校長為什麼舍下這一百多名學生跳樓?見到日本人後,校長都跟日本人說了什麼?被槍斃時,校長是怎樣的表現,劉峰宜都沒看見,但是校長的那種死法卻深深影響著她。
峰宜在家裡呆不住了。她向母親表示,想跟二姐一起辦個抗日小學。取得母親支援後,姐妹倆到處遊說,最後有個老百姓願意騰出一間房子,她們又四處蒐羅了一些桌椅板凳,動員了三十多個小孩子,義務辦學。二姐教語文,峰宜教數學、講歷史故事、教學生唱歌,那些歌就是流亡學生們唱過的。
因為峰宜的抗日熱情高漲,被沂水人民選為議員,第二年,又被選為鄉里的婦救會主任,峰宜更加賣力工作了。得知日本人準備在秋後搶糧,她跑到老百姓家裡動員他們藏糧,還讓他們躲開日軍。那時老百姓還不知道日本鬼子有多壞,認為日本人打來,中國軍隊應該會處理,跟老百姓沒有關係,所以都不願意藏糧,也不願意躲避。劉峰宜就一個村一個村的開會,不願去開會的人家,她就上門宣傳。
峰宜的執著和獨有的個性,引起許多人的關注。沂水縣的一名地下黨,想爭取峰宜入黨,他給峰宜送來一張入黨申請表;峰宜的同學參加了東北抗聯隊伍,也動員她參加抗聯,並且讓她儘快填報名表。雖然峰宜做著抗日的工作,對共產黨的認識並不多。她誰也未做答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教會學校女生劉峰宜義辦抗日小學(2)
1940年春天,峰宜家來了一名特殊的客人。他的年齡也就是十###歲,烏黑的頭髮,筆直的鼻樑上方是一對醒目的劍眉,厚厚的嘴唇抿著,透著十足的陽剛之氣。他說的是山西口音的普通話:“恕我冒昧,我是抗大一分校###隊的隊長劉建國,在區裡開會時,我們見過面。”
“好像是見過面吧。”也許與教會學校的教育有關,峰宜對男性總是用淡淡的口吻。這時,她上下打量著這個穿灰色八路軍服,腰上繫著皮帶,打著裹腿,英氣逼人的小夥子,眉頭一蹙問:“找我有什麼事?非得到家裡來談嗎?”
小夥子立刻堆著笑,直來直去地說:“我想動員你參加八路軍。”
劉建國隨著抗大一分校從晉東南來到山東沂水區還不到兩個月,他的任務主要是建立地方政權和各種群眾組織,為八路軍籌糧籌款籌槍支,擴大抗日隊伍。
“反正我做的是抗日的工作,為什麼非得加入八路軍?你回去吧,我這樣抗日也挺好的。”峰宜不客氣地回絕了熱情洋溢的小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