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頁)
這個王宗良倒是話不多,說了聲“請”,將金瓜錘交至右手,使一招“泰山壓頂”直奔李華音腦門擊去。
李華音不慌不忙,抽出寶劍點向八王宗良右腕。王宗良見李華音以攻代守、等著自己右手腕撞向劍尖,只好先撤招收回金瓜錘,右腳尖作軸,左腳撥地轉了一圈,金瓜錘改“橫掃千軍”、再從腰間反打而出,取李華音右肋。李華音用劍身搭住金瓜錘,使出“帶”字訣,借力使力將金瓜錘帶出圈外,伸左手五指前插王宗良咽喉,寶劍再回劈王宗良右腿。王宗良抬左臂護住咽喉,卻已來不及隔開砍來的寶劍,只好拼盡全力往後縱,總算躲過寶劍揮砍。心中暗自驚道:這李華音近身的小巧功夫實再厲害,我切不可和她近身搏鬥,只需在外圍遊走,憑力大勝她!想罷,王宗良將錘尾柄向後一拔,錘杆頓時長出三尺,掄圓了砸向李華音左肩。
李華音用寶劍撩開金瓜錘,剛要挺身前刺,王宗良的第二錘又朝著腦門擊下。李華音只能再揮劍抵住,王宗良第三錘又至……如此一攻供一個守,已經打到了三十招開外。李華音數次欺身搶攻,無奈寶劍過短,又加上王宗良錘法精湛,總是不能得逞。李華音功少守多,已是累得香汗淋淋、嬌喘不休了。王宗良看出李華音力已不抵,又將手中中金瓜錘舞疾了三分,把李華音打得不停倒退,眼看就要被擊倒。
李華音自知已經無力抵擋,咬牙撥開來錘,乘王宗良撤錘換招之際,劍交左手,右手急探入懷內,欲用金簪擊打王宗良。這個王宗良早就知道李華音的寶貝厲害,從開始就未使全力對付李華音,心中時時提防著李華音祭出寶物。見李華音把右手伸入懷中,就知道李華音定時要取法寶,急把金瓜錘脫手打向李華音,乘李華音格擋之際先從懷中取出一寶,“嘡”一聲撞響。
只見這樣寶貝,紫銅所制,形如碗盤,懸掛在一根長柄木框上,是道家做法時所用的法鐺。王宗良這個法鐺更為玄妙,相傳是呂洞賓所用法器,贈與神霄派先祖開宗立派作為鎮派之寶,名喚“震魂鐺”。
王宗良左手持著震魂鐺,右手握一支紫銅小錘,其形同金瓜錘一般無兒。用小銅錘擊向震魂鐺,又是“嘡”的一聲響。方才一聲響,已經把李華音震得的耳鳴目眩、頭痛欲裂。這第二次響,李華音更覺三魂七魄都湧上了頭頂,似要一齊衝出頭顱去。此時,聽見王宗良說道:“李姑娘,你若是認輸,就此作罷。若是不願認輸,等第三聲響起,倒要叫李姑娘魂飛魄散了。”
李華音豈肯稱降?強自咬牙從懷掏出金簪、正要施放,只聽見震魂鐺第三聲響起,體內的三魂七魄再也按捺不住,急向顱頂外衝去。
三魂七魄外衝之勢牽動了體內的大赤丹,大赤丹開始在丹田鼎爐中轉動起來,越戰越快,居然把衝往顱頂外的三魂七魄一一拖回、各歸各位。李華音腦中疼痛盡失,恢復了清明。手中金簪突然爆長至二尺七寸,簪尖緊緊抵在王宗良咽喉上,並不刺入。李華音張口問道:“王道友,你現在還讓本姑娘認輸嗎?
王宗良驚得說不上話來!這個震魂鐺乃是呂洞賓祖師爺所賜,平日施為無不靈驗,今日遇上這個李華音怎麼就會失靈?李華音見王宗良呆立不語,手上微微使勁,金簪簪尖刺破了王宗良喉間一層油皮,把王宗良痛回了神。李華音用王宗良的話反問道:“王兄道你若是認輸,就此作罷。若是不願認輸,等我金簪一遞,倒要叫王兄道友魂飛魄散了。”
王宗良無奈,說道:“李姑娘法術高強,在下認輸了,”說罷,覺得自己又羞又愧,將震魂鐺塞回懷中,撿起金瓜錘,急望人群中隱去。
圍觀道眾見他們二人一番打鬥,感覺不出他們所施法術有多厲害,掌聲喊好聲也就不十分響烈。宋德方真人自臺上站起,宣佈道:“第三輪第三場比試,上清宗派李華音獲勝,李華音為第三位頭魁。”等眾人章聲響過,真人繼續說道:“這第三輪第四場比試、也就是本次大會的最後一場比試,由神風門派對陣淨明道派,請出雙方選手。”
話音剛落,有二人同時奔入場地中央。
修羅天玄天黑日魔君府內,六個魔神正在觀看鼎中水面映出的泰山選才大會。魔君猛然看見呂渾,不覺冷笑起來,說道:“哈……沒想到,真是沒想到!哈……”
鎖陽夫人抬頭問道:“魔君何事發笑?”
魔君一指水中顯現出的呂渾身影,說道:“夫人你看,此子便是雞蛋呂渾。雖然初見他時還是個十歲兒童,今日再見、已是翩翩少年了!沒想到他長大了也來參加這道教的選才大會。”說罷,魔君低下頭,對著水中幻影仔細觀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