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3/4 頁)
要是你們不努力,你們的子孫不努力,日後你們就只能落魄的不如貧民。但是隻要你們努力了,你們有比其他人更優越的條件,更有限的機會,機會把握在自己手中。”
皇室子弟陸續的告退了,只要有這句話,那麼他們為何不一試呢?原本皇室子弟是不能出仕途的,怕的就是他們拉攏朝臣,可是如今,想想都讓人熱血沸騰。
二皇子留到最後,他弱弱的問了一句,“皇姑祖母就不怕我們擴大自己的勢力,日後造反嗎?”
寰姬笑道:“姑祖母給你打個比方,如果青州今日有一道之地,又無比的富裕,我把青州送與你,你會造反嗎?”
二皇子想想道:“兒臣不會。”
寰姬道:“為何?”
二皇子道:“因為青州只有三萬兵馬,而皇姑祖母手中有大唐的一百二十萬唐軍,兒臣不敢。”
寰姬笑道:“還不糊塗,你好好學,雖然你的性格不適合掌管一個國家,但是做個愛民如子的道府還是沒問題的。加油!”
二皇子滿臉通紅道:“姑祖母秒讚了,兒臣定當努力學習,日後輔佐幼弟。”
寰姬點頭,深表安慰。(未完待續。)
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中安排(第一更)
皇親們出宮的時候正好和第一批進宮的朝臣們碰了臉熟。
一個個略有所思的或是點頭,或是打聲招呼。
四皇子問道:“這都是些什麼官?他們這個時候來幹什麼?”
三皇子小聲道:“好像是父皇的人,應該都是些閒職,至於進宮幹什麼,我也不知道。你也知道那人比父皇還怪。”那人自然指的就是寰姬了。
四皇子趕忙說道:“你還真說對了,那兩個我以前在父皇那裡見過。”
薛董偉等人直接由小陸子領到了御書房。
寰姬見到他們笑道:“你們來的不早不晚剛剛好。”
薛董偉等官員叩拜行禮,薛董偉身體動作跟著眾人一起行禮,可他的頭沒有低下,給寰姬打著眼色,示意道:“他們是來幹嘛的?”
寰姬點頭表示:“解決了”。然後那不削的眼神,像是在說:“就他們也不掂量一下自己幾斤幾兩。”
薛董偉想著她的作風,頓時明白了。隨後跟著其他官員們一站了起來,兩個人就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寰姬說道:“大家不用多禮,小陸子看坐。”
小陸子帶了一群小太監,給每人一個坐墩。
寰姬道:“我知道你們都是先皇留下的人,也知道先皇一直想要效仿青州,而你們也一直在研究青州。今日我就想先問一下你們,如果我想讓你們去西北,你們當中可有人願意去,或是說你們當中可有人有治理西北的想法?”
御書房內寂靜無聲,有人站出說道:“先皇一心想讓大唐子民富裕,臣聽聞太長公主不怕萬難,想要為先帝了卻遺願,臣等心中慚愧。臣願意去安北道一試。”
寰姬面露喜色,她真怕就連他們也不願意去。
寰姬道:“好,如果我讓一小組青州土地改革的研究官員陪你一同去,你可願意?”
寰姬見那人聽後大喜,就知道他是不介意的。
那人跪地道:“謝太長公主,臣正擔心手下無人呢。”
寰姬笑道:“快快請起,青州的人,您可以放心,他們雖然心高氣傲,但都是能人,你的膽量和擔當,他們定會好好與你配合的。”
那人道:“臣謝太長公主賞識。”
寰姬想想又道:“你的家人,不用擔心,我會妥善安頓他們的。”
他們是先皇培養的人,但是由於家族、官場的各種原因,不能一展才華,這次的調任雖然艱難,但是他們可以得到一展抱負的機會。
又有一人上前道:“臣願意前往安南道替太長公主分憂,只是臣家中上有祖父、祖母、老父、老母,臣擔心他們受不得路途遙遠,剛剛聽聞太長公主說可以幫忙安頓家裡,如是這樣臣願一試。”
“是啊,是啊”其他官員紛紛應和。
他們這些人平日裡就心繫百姓,所以家中多數都不富裕,要是他們離家上任,就朝廷發的俸祿根本就沒辦法支撐他們與家人兩地的開銷,雖說忠孝不能兩全,但是這話說著簡單坐著難。
唐如今的俸祿是按照各地的稅收發的,城鎮富裕則俸祿高,城鎮落後窮困則俸祿低。只有稅收多了,政績好了,日後才會調任更好的地方,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寰姬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