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4/4 頁)
高糧食產量和生產工具的技術含量,不是因為當時沒有聰明人肯下氣力鑽研新技術,而是受制於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的客觀因素妨礙了技術變革。
官紳豪富之家必定多置豪宅廣田,大戶人家的田地阡陌相連,赤貧者則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那些實際擁有著土地和雄厚財力的主人,跟現實中每天下地種田的人,是涇渭分明的兩個社會階層,一方是隻管收租,一方是混吃等死。這種社會割裂的狀況,引發了嚴重後果,即使出現一種新發明能使得糧食產量出現革命性的提高,要推廣起來也是舉步維艱,甚至是在技術發明後的數百年,相距百里之外的農戶都還不曉得天底下存在這種省力高效的新式耕作方法。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生產關係制約了生產力的提升。
在矇昧的史前時代,人類漁獵為生,日常收穫僅能維持溫飽。發明了農業以後,那些戰敗被擒的俘虜們才得以苟活下來,因為勝利者奴役他們長期耕種勞作,這樣比直接殺掉吃肉划算。
鐵器農具普及之後,農業單位產出開始大幅增長,這時候遭受奴役的奴隸們普遍缺乏勞動熱情又成了新的束縛,所以奴隸制也跟著消亡了。
當工業革命時代的蒸汽機開始轟鳴著冒出黑煙,自耕農被用被人暴力把他們從自己的土地上趕走,上位者們把農民變成了赤貧的無產者。一天不出賣勞動力,他們很可能就會餓死,對此上位者們依然不滿足,下達了絞死“遊手好閒者”和“拒絕僱傭者”的行政命令。那些用武力把農民從土地上驅逐的貴族則搖身一變成了資本家,他們姿態優雅地端著紅茶,品評著最新的流行風尚,安心享受廉價勞動力帶來的美好時光。
人類社會一切秩序都由利益瓜分來決定,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如何構成,生產關係又反過來決定生產力如何發展。這就如同一條張大嘴巴吞噬自己尾巴的大蛇,是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死結。
“南陽許縣人李連材,本月二十九日進獻嘉禾稻種一斛,自言畝收三斛五斗。今記於此,待來春播種,秋收驗明無誤,即兌懸紅賞格……淮南東海人馬林水,本月三十日進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