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怪的是,游擊隊發現這支軍隊外出“清鄉”時,沒有目標也總是放槍,好像報信給游擊隊似的,有時游擊隊和他們接觸一下,他們就逃跑,一跑,子彈掉得滿地都是,甚至還有槍扔在路邊的草地上。
羅納川、方強他們拾到這些寶貴的子彈後,一個個笑哈哈,說:“國民黨軍隊子彈真是多,士兵都不願背了,才故意把它丟掉。”
後來,他們才知道這並不是國民黨部隊的子彈多得士兵不願意背了,而是這支部隊中有地下黨在活動,子彈和槍是他們故意丟下來送給游擊隊的。這個師的第1團團長彭德懷就是他們的頭。
若干年後,彭德懷當上了元帥,游擊隊中的鐘期光做了上將,就連這個小小的方強也是個中將。
。 想看書來
2。平江兵變(1)
(1)
由於蔣介石的血腥屠殺,各地起義不斷。湖南省委決定在平江再次舉行武裝起義。
1928年7月10日,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員滕代遠來到了平江策劃起事。他在縣委駐地濁水與縣委財務部長鬍筠、宣傳部長張警吾洽談了幾個鐘頭,具體商量了起義之事。
然後,他說:“我還得進城去!”
女部長鬍筠說:“我僱一乘轎子送你進城去。”
“我是個沒錢人,不擺這個闊了。”滕代遠笑著說。
“不是要你擺闊,”胡筠笑著說,“你不知道我們平江的風俗。”
“什麼風俗呀?”滕代遠問。
“在我們平江只有發財人才可以坐轎子。你坐轎子進城,可以不受官軍的檢查。”
於是,滕代遠坐著轎子,大大方方地進城了。
滕代遠一進城就與彭德懷的上尉書記官鄧萍接上了頭,然後,他住進了在君子巷平江縣教育局對面一個叫“鏡中天”的旅社內,與彭德懷等人籌劃計議平江起義。
(2)
這次兵變的重要人物,是平江駐軍第1團團長彭德懷。
彭德懷,又叫彭得華,是湖南湘潭縣彭家圍人,他幼年時父母雙亡,從小就跟著70多歲的祖母一起做“叫花子”。
有一年,湘潭發生大饑荒,餓死了不少的人,但是地主們卻囤糧。他和饑民一起“鬧糶”,並且帶頭推倒了彭家圍囤糧地主陳滿鑽子家的三間瓦房,殺了地主,結果被趕出了窮家。他出逃後投奔湘軍,不久當上了2師3旅6團代理連長。世道黑暗,他駐防南縣滋口時,惡霸歐盛欽強佔民女,血氣方剛的彭德懷派人秘密殺了惡霸歐盛欽。誰知歐盛欽的老兄在湘軍總司令趙恆惕處當少將高階參議,第二年秋彭德懷殺人之事被告發,最後只得棄職潛逃。1923年,改名為彭德懷,投考了湖南軍官講武堂。一年後,他由講武堂畢業,仍回第6團任連長,不久即任營長。1926年秋,彭德懷參加北伐軍圍攻武昌,在戰鬥中,認識了共產黨員段德昌,段德昌是該政治部秘書長。不久,彭德懷升為代團長兼第1營營長,與段德昌成為好友。蔣介石叛變革命後,彭德懷所在的師改編為湖南省主席魯滌平的獨立5師,在師長周磐率領下,從皖北繞經漢陽、沔陽,退回了湖南南縣。
段德昌因為參加秋收暴動負了傷,隱藏在家裡。彭德懷來到南縣後聽說段德昌負傷了,立即找到中共南華安特委書記張匡,告訴他說:“你要老段改個名,到我這裡2連長李燦家住吧。我讓團的伍軍醫給他治療,這樣傷可能好得快些。”
張匡答應了。他又介紹了一個叫鄧萍的地下黨員,要彭德懷在部隊中給他安插一個位置,彭德懷照辦了。段德昌到了彭德懷處後,1928年初介紹彭德懷入了黨;隨後,李燦也入黨。不久,特委又派來一個交通李光,再加上鄧萍、張榮生,彭德懷等五個黨員成立了一個支部。
黨支部建立後,共產黨員黃公略由黃埔軍校畢業也來到了彭德懷的1團。
黃公略和彭德懷是好友,兩人曾一起在湖南講武堂學習,北伐時黃公略還是連長,1927年1月他由師長周磐保送黃埔軍校高階班學習。在廣州暴動後,黃公略加入了共產黨。
黃公略來到1團時,帶來共產黨員黃純一、賀國中,他託彭德懷和周磐商量錄用了他們。
4月中旬,獨立5師奉命開駐平江接替在平江“清鄉”的閻仲儒旅防務。彭德懷和1營及團部駐在平江城內,2營駐在城南約50裡的思村。6月下旬,黃公略由隨營學校校長調任第3團3營營長,營部駐在長壽街。
平江起義的各路人馬到齊了,兵變正在加速醞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