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
李績露出思索的神態道:“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任何事都和打戰一樣先要料敵機先有什麼阻礙有什麼優勢都要了然於胸。你們的第一個錯誤就是對敵人的目的動向完全不知先是盲目地衝了上去。”
花浪撓頭道:“我們當時心切救援薛大哥沒有考慮這麼多。”
李績搖頭道:“這是你們的又一個錯誤。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平常心這樣才能算無遺策掌握主動一遇事即驚慌失措豈能成事?”
眾人都露出贊同之色。
李績接著道:“剛才我說要知己知彼這只是第一步其次是要明確目標然後確定對策。我若說你們目標不明你們定不服氣你們會說你們的目的是救出薛仁貴。可是這個目標太籠統了怎麼算是救出薛仁貴呢?你們的意見從後面的表現來看可說並不統一。所以目標不明是你們的又一個錯誤。”
眾人先是如李績所料露出不同意的神色接著又為他一針見血的結論所說服。
花浪笑道:“我們本覺得沒多少可以指摘的地方經李將軍這麼一說簡直是一無是處。”
李績擺手道:“我還沒說完目標不明導致結果是配合無力以你們四人的力量本不用如此狼狽的。當然你們互相之見那種風雨同舟不離不棄的精神是我最欣賞的。但光有這種精神還不夠你們可以互相犧牲但很多時候並不需要有犧牲如何將你們的力量揮到最大如何使四人合作的力量大於四個人的簡單迭加是你們沒有考慮的。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能做成多大事?而如何使所有人的力量向同一個目標努力取長補短沒有一定之規但絕對要在腦中有概念。團結就是力量但團結不是簡單一句話也不是有為同伴做犧牲的信念就可以的很多時候這更是一個技術問題。”
眾人露出思索神色。
李績總結道:“所以先是知己知彼其次是目標明確還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使之揮最大的效力。然後才可談到方法問題。目標是唯一的方法卻可千變萬化並沒有一定之規。我可以告訴你們的是先考慮兵不血刃地解決問題其次是圍魏救趙攻敵之所必救最後才考慮以強對強的硬拼。你們一開始就和馬嘯天硬上可以說只是下策。還好後來你們醒悟了直到對敵曉之以理若不是我突然加緊城防當可和平解決與馬嘯天的爭端。”
薛仁貴本有心投身兵戎聽得很是入神這時問道:“戰爭不就是要殺傷敵人嗎?不和敵人硬拼怎能殺傷敵人?”
李績搖頭道:“你的想法是錯誤的。戰爭的目的不是殺傷敵人而是打敗敵人。舉個例子吧當年韓信垓下之圍用四面楚歌的辦法瓦解了西楚霸王的軍心導致項羽孤身逃亡空有萬夫不當之勇也只能落個烏江自刎的下場。韓信並沒有將楚軍完全殺傷但他打敗了項羽。”
看薛仁貴似有悟於心李績繼續道:“方法雖是千變萬化但也不是所有方法都可用。殺傷敵人是打敗敵人最有效的方法卻有傷天和尤其是坑殺俘虜更是天人共憤。戰國白起雖功蓋當世卻也留下殺人王的千古罵名。所以即使是敵人也不是說殺就可以殺的。作為一名將軍自要審時度勢靈活應付。漢武帝大破匈奴卻也是勞民傷財動搖了帝國的根本導致後來的漢朝衰敗。所以說不是隻要殺傷敵人就可解決任何問題很多時候要考慮目標和付出的對比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才是最好的。”
花浪笑道:“問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和李將軍對話可真是長見識。”
李績微微一笑卻是轉向葉星落道:“你是葉星落吧?聽說今天晚上嚇跑馬嘯天就是你的點子?你模仿我的聲音還真是惟妙惟肖。”
葉星落微施一禮道:“只是雕蟲小技不值一哂。”
李績笑道:“見微知著小處見大葉公子的大名雖未聽過但由此事可見葉公子的匠心獨具。不知葉公子可有心加入軍中?以你之資至少是一個足智多謀的軍師。”
葉星落微笑道:“我本身尚有重任在身不能入軍。李將軍的好意只有心領了。”
李績嘆息道:“那倒真是可惜了。”又轉想花浪道:“你呢?有你為我掌管軍中糧草我自可放心前進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花浪苦笑道:“李將軍倒是看得起我可惜我胸無大志並不適合去當兵。我還是想賺點錢過幾天逍遙的日子。”
李績搖頭道:“浪費天賦的小子。人各有志我也不強求。”最後對薛仁貴和關度飛道:“你們兩個都是難得的勇猛之將只要你們願跟隨我功名禮祿不過是囊中之物。”
關度飛赧然道:“我自幼自在慣了怕是受不了軍中的約束。”
李績的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