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3/4 頁)
哈的笑著。
“而且不是秘魯那邊的,是你國家裡的人,看我像不像?”
他也笑吟吟的看著他。
馬各雙手插灸長褲口袋裡,靜靜的看了我幾秒鐘,也不說話,將我拉到沙發上
去坐下來。
“還好嗎?”他拍拍我的臉,有些無可奈何的看著我。
“活著!”我嘆了口氣,將眼光轉開去,不敢看他。
馬各是多年的朋友了,結婚時給寄過賀卡,我失了自己的家庭時,又給寫過長
信,後來他由法國去了黎巴嫩,又回到自己的國家來,彼此便不聯絡了。
我們沉默了一會兒,誰都不說話。
“說說灸厄瓜多的計劃吧!”
“上安地斯高原去,跟印地安人住半個月到二十天,沿途六個大小城鎮要停留
,然後從首都基託坐車下山,經過低地的另外兩個城,再回到這兒來搭機去秘魯,
總共跑一千幾百公里吧!”
當時我正住在厄瓜多最大的海港城娃雅基的旅館裡。
“先來我們家過了節再走,明天聖誕夜了!”
“我這種人,那有什麼節不節,謝謝你,不去了!”
“幾號上高原去?”
“二十五號走,第一站七小時車程呢!”
“先去哪裡?”
“里奧龐巴!”我又說了那個城附近的幾個小村落的名字。
“你的地理不比我差,前世總是來過的羅!”馬各笑著說。
“要去找一片湖水━━”我說。
“湖應該在沃達華羅啊,弄錯了沒有,你?”
我知道沒有錯,那片湖水,不看詳細地圖找不著,可是它必是在的。
“ECHO,可不可以等到二十七號,我開車回首都基託去上班,你和那位同
事跟我沿途玩上去?那樣不必坐長途公車了!”
最令人為難的就是朋友太過好意,接受別人的招待亦是於心難安的,以我這麼
緊張的個性來說,其實是單獨行動比較輕鬆自在的。
堅持謝絕了馬各,他怎麼說,也是不肯改變心意。
約好二十日後兩人都在基託時再聯絡,便分手了。
對於不認識的馬各,米夏的興趣比我還大,因為馬各是社會學家,跟他談話會
有收穫的。
聽說迅便車可搭,米夏巴不得跟了同去。這兩個人語言不通,如果長途旅行尚
得做他們翻譯,便自討苦吃了。
再說,我要去的印地安人村落仍是極封閉的地方。如果三個遊客似的人拿了照
照機進去,效果便很可能是相反的壞了。
厄瓜多二十八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簡單的可分三個部分。
東部亞馬遜叢林,至今仍是莽荒原始,一種被叫做“希哇洛斯。布拉浮”的野
林人據說仍然吹箭獵頭,他們不出來,別人也不進去。
厄瓜多的政府對於叢林內的部落至今完全沒有法子控制,便兩不相涉了。
中部的厄瓜多,一路上去便是安地斯山脈所造成的高原,兩條山鏈一路伸沿
到哥倫比亞,中間大約六十五公里闊的大平原裡,純血的印地安人村落仍是多不勝
數。他們的人口,佔了六百萬人中的百分之四十。
高原上除了幾個小城之外,六十多萬人口的首都基託,就建在海拔兩千八百十
公尺的北部山區裡,是世界第二高的首都。
南方的海岸部分,一般書中叫它做低原,那兒氣候常年炎熱,家產豐富,一座
叫做“葛位託”的中型城市,更有另一個別名━━中國城。
許多廣東來的老華僑,在那兒已經安居三代了。那兒的“香蕉王”,便是一位
中國老先生。
厄瓜多另有幾個小島,叫做“加拉巴哥斯”,泡在遠遠的太平洋裡面。
渴切想去的地方,在我,當然是安地斯山脈。
其實山區裡的高原人民,自有他們的語言和族稱,只是當年哥倫布航海去找中
國,到了古巴,以為安抵印度,便將當時美洲已住著的居民錯稱為“印度人”,便
是而今美洲印地安人名稱的由來了。
車子是中午在炎熱的海港開出的,進入山區的時候,天氣變了,雨水傾倒而下
,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