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他很想在這裡找到方向。我連續問了好幾位同學,他們的需要幾乎有著驚人的一致。我忽然發現,我和同事與朋友們在做一件很可能極其重要的工作。
裂變:渾沌的能量(8)
我為同學們上的第一堂課是勵志創業的文化課。課文是從美國《讀者文摘》中摘下來的。是一個關於麥當勞傳奇的小故事,說的是一個叫瓊森的年輕人如何立志創業而克服困難最後獲得成功的片斷。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向同學們推薦的故事,也是很好的課文,有商業知識、也有做一個成功的人的要素,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課文會使大家變得輕鬆,傳遞一個全球化的文化資訊。從我對同學們的評價來看,這些平時根本不會惹人關注的人們有著強烈的進取心,而且他們的心地都很好。我對他們說,夜校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大家勵志創業的理想和價值觀,也教大家一些方法,同時,學校還要拿出一筆創業基金來鼓勵創業。我的確是這樣想的,我希望學校能夠透過這樣的訓練,培育和發展起來農工學員在城市自主創業的例項,這樣的話,學員的成就才會成為學校的成就,而且,所起到的感召力將是巨大的。
昨天晚上是丁東和他的太太琬霖一起為大家上課。丁冬講的是《論語》,很是精彩!他的主題是擁有快樂人生,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主題,也很符合我們的學員,所以很多同學都舉手請教。丁冬表現自如,而且十分真誠地回答同學的提問。有一個殘疾的同學,站起來要發言,然後告訴大家,他是一個快樂的人。他告訴我們他的生活,他沒有工作,什麼都沒有,白天還在乞討,而晚上他就來上課,他在這裡感到溫暖,而下課以後他還得去到大街上找一個不太寒冷的地方過夜。儘管如此,他認為他很快樂,因為他不對這樣的生活抱怨,他沒有怨恨生活,更沒有屈服於這樣的困難。我看到丁冬在講臺上一下子有些眼圈溼潤了。他二話沒說,帶頭向這位同學鼓起了掌。
我為什麼要將這一些記錄在這裡呢?或許,歷史就正是以這種看似平常的故事而演繹我們人類的。在之前的章節中,我曾談到過人類歷史的那個臨界值的話題,我也介紹了人類歷史在其自身發展路徑中與那個客觀的座標系的關係。談到了衡量一段人類歷史的標準基準線,即是以人類共同價值的最底線作為這個標準。而現在我們所做的,很可能就是這樣一條在共同價值的最底線上所作的實踐。曾有一個剛剛結識不久的朋友,搖著頭對我說這個夜校不會辦得太久,而《光明日報》的記者也問我,這個夜校是不是辦到書博會舉行之際就會結束?我告訴他這個夜校將會持續辦下去。他就很吃驚的樣子。他不相信。或者說他更願意相信這只是一批人在做秀,是我在做秀。如果這樣,他倒會更加確信無疑。我告訴他說:如果我們不辦,會有人來辦。誰來辦呢?我說,是美國人或者是聯合國來辦。他沒有聽明白。我就告訴他,這個國家有八億農民,農工是一個很大的人力資源,我們要是看不到,那麼別人遲早會看到。所以,不出五年,只要我們不辦,美國人就一定變著法子來辦農民工夜校了,很可能還不只是夜校而是大學。
這樣的一個實踐,將過去的歷史與今天,可能會是一個結合。我想,這種活的歷史的觀點,或許會有更多人開始理解。如果理解的人更多了,那麼,歷史才有可能真正被推動並被創造。從活的歷史觀而言,創造歷史比我們學到歷史更重要。
我在這部漫史中要談到的宋朝,是想研究一個關於處強與積弱的國家力量問題。檢索歷史可以發現,凡屬於強勢的國家和民族歷史時期,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都有一個與民休息和以民為本的國家指導思想在起著樞紐作用,而一旦這一樞紐遭到破壞或被掉包,那麼往往就會由一場社會###和國家實力的削弱所替代,甚至國將不國而人民水深火熱。在這樣的國家時代做皇帝也好、為官也好、作富翁地霸也好、當一介草民也好,都是一種痛苦的差事。誠然,歷史之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看到歷史,更多時候只是活在當下和看到眼前,所以,富貴者自然不會知道未來某個時刻會有破財之災,而昏饋君王也不會了解將有破國之憂和顛覆之禍,大眾則更難以領會時代的變遷就會發生在某個不起眼的平常日子裡。作為個體而言,這是不足為怪的,而一個國家或是時代,集體性地失去一個對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和對未來的方向判斷,那麼,這個國家將極其危險。
txt小說上傳分享
裂變:渾沌的能量(9)
從這一點來說,宋朝是一個從一開始就進入錯誤軌道的國家,它與剛剛過去的歷史之差別僅僅在於是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