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4/4 頁)
著偌大一條紅鯉魚,吃了一驚,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這魚擱淺了,剛才在江邊撿到的。”陳劍臣雲淡風輕的解釋了一句。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選
拎著偌大的紅鯉魚回到書院,念頭一動,乾脆叫來王復和蕭寒楓,三人開起小灶,燉了一鍋鮮美的鯉魚湯,吃喝得不亦樂乎。
在下午的課堂上,院長突然露面,宣佈院內將會挑選出兩名代表生員,前往浙州的開泰書院,參加今年四月一號舉辦的才藝競賽,代表名單將會在三天後正式公佈出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數以百計的上院生員無不情緒激盪,尤其裡面幾個上了年紀,鬍子頭髮花白的老秀才,更是擼起袖子,鯁直起脖子,恨不得跳將起來抓住院長,要對方挑選自己。要知道對於他們而言,想透過正式鄉試中舉的希望已經非常渺茫,唯一的希望就是恩科。哪怕最後得不到恩科,有所表現的話,成為‘歲貢生’也是不錯的選擇。
所謂‘歲貢生’,就是朝廷每年從各州官學裡選送個別成員上京,進入國子監就讀,成為歲貢。
能在國子監讀書,乃是天下讀書人的願望。
國子監為王朝第一等學院,中舉率驚人地達到九成以上。換句話說,它的地位存在,等同於陳劍臣前生世界的清華北大,擁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不過歲貢生一般屬於安慰性質,也就是在地方上頗有聲望,以及上了一定年齡的生員才有機會被選上,年輕一輩基本沒戲。
三天後公佈人選,不少人按捺不住了,趕緊加大活動的力度,看能不能打探到些有用的情況。
不料這一次院長的口風異常緊密,只含糊說初步定了五個人選,然後上報給學政大人了,最後需要由學政大人拍板定奪。
學政顧大人住在江州府衙,想找他走門路難以上青天。畢竟在明華書院就讀的生員,個個的背景來頭都只算一般,比較好的就是王復之類的庶民地主階層出身了,但想和學政大人搭上關係,中間還隔著不短的距離。
明華書院,論水平論名氣,本就只是一間排名下游的書院。昔日吳文才是因為聶小倩的緣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