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常幸福的人,我們就可以發現人生的秘密——我們去世之前必須要發現的秘密。
我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我總是對其他人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即使是完全陌生的人,在和我短時間的交流之後都會敞開心扉,給我講述他們的人生。我想,這不僅是因為我對人不品頭論足,而且因為我相信傾聽他人的經歷可以讓自己變得聰明。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願意與人交談,智慧就是你今生聆聽的回報。”
如何知道哪些人是智者
也許是因為我相信智慧來自傾聽,所以當我開始尋找智慧、充實、有意義的生活的秘密時,我傾聽了許多人的生活經歷。我的方法很簡單:最開始先從幾千人著手,讓他們描述他們認為長壽並且發現幸福和生活真諦的人。我堅信,當有人發現幸福和生活的意義時,周圍的人一定能夠注意到。我無須給“生活的目的”下定義,因為我相信,如果我們發現周圍有人已經找到了這個“目的”,我們就能夠揭開人生的秘密。而且,當我讓這幾千人這麼描述的時候,我從描述過程本身就可以發現一部分真正獨特的人,這部分人的生活經歷和感想就是我要尋找的秘密。共有15000人提供線索,大家的反應異常踴躍,給我們提供了許多人的經歷。每天早晨,我們的辦公室都淹沒在一片語音資訊、電子郵件和書信當中,大家給我們講他們的父母、朋友和其他認識的人的故事。按照他們的看法,故事中的人都“長壽而且發現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東西”。我按照這些材料把採訪人數縮減到400多人,經過進一步的談話,最終我們選定了235個人。
下一步就是訪談了。訪談的方式有面對面的,也有透過電話的,時間1~3小時不等,目的就是要發現這些人從生活中學到了什麼。每個人我們都問了一系列問題;比如:是什麼帶給你快樂?是什麼使你的生活有意義?做什麼會浪費生命?如果有來生,他們會不會選擇另一種生活?他們生活幸福的秘密是什麼?他們在生活中是如何實踐這些秘密的?他們一生重大的轉折是什麼?他們怎麼看待死亡?在這些人展示自己的人生時,在他們描述生命中重要的時刻時,我們會認真地傾聽,然後努力從這些經歷中尋找人生的秘密。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並不只是因為它講述了許多長者的生活經歷,而是因為這些老人被認為已經找到了幸福和生活的意義,而向我們推薦他們的,卻常常是比他們年輕許多的人。
年少時,我們中很多人都遇到過睿智的長者。像大家一樣,我年輕時也遇到了很多通曉萬事的智慧長者。他們也許是我們的祖父母、叔叔、姨媽,或者是我們的導師。我們在生活中很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有些睿智的長者已經找到了“它”——人生的真諦。不知不覺中,生活中經歷的事件已經不僅僅只是知識,多年的生活已經把他們的知識磨成了智慧,我的外祖父就是其中的一個。我感覺他已經悟出了什麼,已經找到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
我認為這些“睿智長者”似乎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睜大眼睛,找到他們。我們從他們身上可以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孩子們常常會有一種直覺,覺得年齡和智慧之間有某種聯絡,因此祖孫之間通常都有很緊密的聯絡。
當然,我們也發現,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非常睿智。雖然智慧常常與年齡緊密聯絡,但是有時老年並不代表智慧。很多人都聽說了,或者已經認識了這樣的一些老人,他們活得很痛苦,回顧逝去的年華,他們幾乎什麼也沒學到。明白這個道理後,我訪談的物件不僅包括長壽的老人,也包括那些被他人認為已經閃爍出智慧的光芒的老人。我認為這種智慧就是一種能力,辨別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東西並把它融入生活的能力。
。。
與年長的人談話的價值
為了尋找幸福而有意義的生活去向年長的人取經,在如今的社會中並不常見,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崇尚青春的文化中。在這個文化中,新的、流行的東西才是有價值的(膝上型電腦、汽車或者是名人)。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傾聽長者的聲音?這些聲音有什麼價值?如果我們還年輕,或者我們只是中年,為什麼要從長者那裡探索人生的秘密?我們為什麼不選擇去和不同年齡的且同樣活得很快樂的人聊一聊?
羅馬尼亞有句名言:“房間裡如果沒有老人,必須買一個。”在數千年人類文化的長河中,老人總是受到尊敬,一定是有原因的。人的壽命假如是75年,那20年的經歷肯定不足以學到智慧(孔子的學生子路如是說)。
去年,我有幸在坦尚尼亞的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