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碰頭,說法不一,辦事方法更不一,容易出岔子,弄不好反倒會把事情搞砸。
某廠工人陳曉剛的兒子跟人吵架,一氣之下動了手腳,把人打傷,闖下了大禍,被關進了臨時拘留所。陳曉剛就這麼一個兒子,視同心肝寶貝,見兒子進了拘留所,又氣又急,飯吃不下,覺睡不著,簡直感到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加上老伴整天以淚洗面,更使他覺得沒了活路。
有人給陳曉剛出主意,當今社會有關係什麼事都能通融。你這麼成天悶在家裡也不是辦法,為兒子著想,得趕緊出去“活動活動”呀!鄰居都是一片好心,陳曉剛不能不聽,於是,他橫下一條心,豁出一張老臉,就求人這一回吧!他今天跑東家,明天求西家,每天累得東倒西歪地回來。鄰居們給他指的路子,他幾乎都跑遍了,甚至街道辦事處、居委會也走了不止一趟,逢人便遞煙、流淚、送禮、訴說。人們聽了案情,都覺得陳曉剛挺可憐,他兒子挺冤枉,一邊陪他嘆氣,一邊說願意想辦法幫忙。陳曉剛求人求了十幾家,送禮送了一萬多,他一天天地跑,一天天地等,可兒子就是出不來。有一天,兒子遛遛達達回家了。一家人喜出望外,感謝老天爺開眼、大家的幫忙。他們哪裡想到,兒子的罪過根本不怎麼嚴重,屬於治安問題,行政拘留15天,賠些醫藥費,事情也就結束了。知情人後來告訴他,在這件事情上,誰也沒幫他的忙。
有病不能亂投醫,做事不能沒有目標。這個道理同樣適合在做事的過程中。在做事的時候,最好一次只專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並積極地辦成它,這樣你的心裡就不會感到筋疲力盡。不要讓你的思維轉到別的事情、別的需要或別的想法上去。專心於你已經決定去做的那個重要專案,放棄其他所有的事。
◇歡◇迎◇訪◇問◇虹◇橋◇書◇吧◇BOOK。
第25節:第二章 做事禁忌(12)
當你在做事的時候,把你需要做的事情想象成是一大排抽屜中的一個小抽屜。你的目標只是一次拉開一個抽屜,令人滿意地完成抽屜內的工作,然後將抽屜推回去。不要總想著所有的抽屜,而要將精力集中於你已經開啟的那個抽屜。瞭解你在每次任務中所需擔負的責任,瞭解你的極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費你的效率、健康和快樂。選擇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邊。做得少一點,做得好一點,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樂。在激烈的競爭中,如果你能向一個目標集中注意力,辦成事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不要擋人財路
有句話叫“奪人道路人還奪”。在人際交往中,最好不要擋人財路。擋人財路,別人就要擋你財路,奪你財路。俗話說:窮幫窮,財氣雄;富鬥富,沒房住。這種兩敗俱傷的事,不是智者所為的。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為錢而工作,這無可厚非,因為生活需要錢,沒有錢便無法生活了!就算生活已經無虞,錢還是人人喜愛的東西,這是人類最基本的慾望之一,所以擋人財路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也是很得罪人的事情。它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大忌。
擋人財路無非就是指阻擋別人賺錢、獲取利益的機會。一般來說,擋人財路行為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當資源有限時,因為你拿多了,我就拿少了,你全部拿了,我便沒有了。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便用各種方法去爭奪對方的利益。這種擋人財路行為的發生無非是受了個人利益的趨勢。
每個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態,都會產生嫉妒的心理。這種心理是純粹的嫉妒,看你拿得多,或是我雖然也拿得不少,但你拿得比我更多,於是我就起了嫉妒心,而嫉妒的起源無非來自於自己的貪慾,沒有什麼原因,只因認為自己拿得不夠多,於是就擋對方的財路,看能不能將之據為已有。但這種心態往往讓你什麼也拿不到。擋人財路的人還存有一種報復的心理。某人和我有怨,逮到機會便擋他財路,雖然自己也得不到,但卻滿足了報復的快感。但這種報復往往得不償失。對自己反而無利。
劉權與孫某的廠子都同時開發一個專案,但由於孫某的技術力量雄厚,他的專案比劉權早一個月出市,本來與孫某共同研究一個專案,劉權就感到窩火,沒想到還讓他搶了先機,劉權更是氣上加氣,於是他匿名向質檢部寫了一封檢舉信,檢舉孫某的產品有質量問題。結果弄得孫某停產一個月接受檢查,損失慘重。孫某知情後也憤怒地把劉權告上了檢察院,還花重金買到了劉權廠子的獨家資料。正當劉權為擋了孫某的財路而沾沾自喜時,也接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