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9【聖人無情】(第2/2 頁)
真正做起來卻難,」龐春來敦敦教誨道,「你含著金鑰匙長大,即便再怎麼親民,也不可能體會民間疾苦。我跟你爹,卻是親身經歷、親眼目睹的。貪官汙吏,士紳豪強,盤剝壓迫,百姓無立足之地。你今後登基,若有不同的想法,不要急急燥燥去做,也不要急著推行新政。相反,必須狠抓你爹的舊政,不要大赦天下,而是大殺貪官豪強,表明自己的態度,否則地方上必定一塌糊塗!」
「為何?」趙匡桓問。
龐春來冷笑:「多少人盼著你爹快死呢!」
趙匡桓眉頭緊鎖,他明白父皇為啥要自己來遼寧,真正用意是讓他聆聽龐春來的教誨。
良久,趙匡桓拱手道:「孫兒明白了。」
龐春來想要搖頭,但只能艱難扭扭脖子:「你沒完全明白,你登基以後才曉得。知人知面不知心,此時此刻,他們可不會露出嘴臉。等你做了皇帝,那些拼命逢迎你的大臣,你務必要警惕,得查一查他們的老底,查一查他們私下都在做什麼。」
「孫兒明白。」趙匡桓道。
龐春來嘆息:「唉,你還是不明白。大女幹似忠,你今後初登大寶,迫切想要掌控朝堂,又怎會拒絕重臣的效忠?你肯定會重用某些人,就算查到他們不乾淨,恐怕也捨不得施以懲戒。你跟你爹很像,但最大的區別,你不如你爹心狠。你太仁義了,有時候下不去手。性格使然,改不掉的。聖人無情,皇帝就是聖人,有時候必須無情。」
趙匡桓說:「孫兒不會那般婦人之仁。」
龐春來問:「若你最寵愛的妃子,家人魚肉百姓,卻又沒鬧出人命。你會如何處置?」
「依律法辦。」趙匡桓道。
龐春來又問:「寵妃的家人依律流放,過了年,寵妃來吹枕頭風,說事情已經過去了,老父母年紀大了,在流放地長期臥病,求你允其回鄉安養。你會答應嗎?別急著回答,你自己多想想。」
趙匡桓欲言又止,他覺得自己肯定不徇私,可龐春來的話又讓他自我懷疑。
龐春來說:「別看這是小事,這種小事多了,滿朝文武就會覺得你手軟。」
類似的皇帝,嘉慶就是個典型。
剛剛親政的嘉慶帝,簡直就是個「小雍正」。勵精圖治,推行新政,關注民生,整頓吏治,收攏大權,打擊貪腐,能輕易辨別哪些大臣在欺瞞自己。還說席捲數省的白蓮教起義,是一群吃不飽飯的難民,只要改善民生就能解決。
然而,試圖做「小雍正」的嘉慶,最後卻擺爛成了「小乾隆」。
因為他發現自己啥都無法改變,想要恢復木蘭圍場,如此小事,辦了二十年都沒搞定。
為什麼會這樣?
嘉慶處處學習雍正,卻沒有雍正的狠辣果決。他把犯有欺君大罪的重臣,流放之後又官復原職,同一個人能流放復職好幾次。
一來二去,沒人再
把皇帝當回事兒。
反正欺君大罪也只流放,流放以後還能復職,就當是去寧古塔旅遊幾年。百官爭先恐後欺君,只要是違背自己利益的聖旨,就合夥起來堅決不執行,把嘉慶新政搞得虎頭蛇尾。
所以,嘉慶的廟號是「仁宗」,跟朱厚照他爹一個味道。
夜幕降臨,吃過晚飯的趙匡桓,坐在龐春來的書房裡閉目沉思。
皇帝是聖人,聖人就該無情,這句話對太子爺觸動很大。
又聯絡趙瀚的種種手段,趙匡桓似乎觸控到門檻。
在歷代開國皇帝裡面,趙瀚算是比較仁慈的,開國重臣裡面,被砍頭的最高階別也才左侍郎。仁慈的同時,又確實無情,對宗親外戚很苛刻。
該如何做到仁慈又無情呢?
突然,趙匡桓想明白龐春來說的話,登基之後不要急著大赦天下,而是狠抓舊政表明態度。
登基的第一件事,就下旨清查全國田政,清理全國的貪官汙吏。
藉著清查,狠狠殺一批立威!
最好再拿某個外戚,殺雞儆猴一番。
到時候,處處拿父皇說事兒,要跟他對著幹的重臣。還有全面倒向自己,處處迎逢阿諛的重臣。各罷官一兩個,彰顯自己大公無私和英明鐵腕。
原來這就是聖人無情,趙匡桓此時只悟到這些,他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挑開燈花,火光更亮,趙匡桓提筆寫下一個「正」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