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若不遇李忠,那周通受了禪杖戒刀,大仇怎肯不報?東門之役,可見是劉太公的造化,劉小姐的福氣。
。。
吳越評70回本水滸傳 第五回(1)
九紋龍剪徑①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官寺
話說魯智深走過幾個山坡,見一座大松林,一條山路;隨著那山路走去,不到半里,抬頭一看,見一所敗落的寺院,鈴鐸被風吹響;看那山門,上面有一塊舊硃紅牌額,有四個金字,都模糊了,寫著“瓦官之寺”②。進門又走四五十步,過一座石橋,進了寺內,就往知客寮走去。〖到底是當過和尚的,熟悉寺院裡的格局。〗只見知客寮門前,大門也沒了,四圍壁落全無。智深尋思:“這個大寺院,怎麼敗落得這般模樣?”走到方丈前面一看,只見滿地都是燕子糞,門上一把鎖鎖著,鎖上盡是蜘蛛網。智深把禪杖往地下一蹾,叫一聲:“過往僧人來投齋。”叫了半天兒,沒一個人答應。回到香積廚③下一看,鍋也沒了,灶頭都塌了。
智深把包裹解下,放在監齋使者④面前,提了禪杖,到處去找。找到廚房後面一間小屋,見有幾個老和尚坐著,一個個面黃肌瘦。智深大喝一聲:“你們這些和尚,好沒道理!由灑家叫喚,沒一個答應的!”那和尚搖手說:“不要高聲!”智深說:“俺是過往僧人,討頓飯吃,有什麼厲害?”老和尚說:“我們都三天不曾有飯落肚了,哪裡有飯給你吃?”智深說:“俺是五臺山來的僧人,有粥也胡亂請灑家吃半碗。”老和尚說:“你是活佛去處來的,我們本當齋你;可是我們寺中的僧眾都走散了,沒有一粒齋糧。老僧等的確已經餓了三天!”
① 剪徑——“徑”是道路。把道路剪斷,就是攔路搶劫,相當於“截路”。
② 瓦官寺——120回版作“瓦罐寺”。這裡估計是金聖嘆改的。寺名“瓦罐”,似乎無法解釋。據《通鑑·注》:東晉哀帝,移陶冶所於秦淮水北,以南岸地施僧慧力造寺,因名“瓦官寺”。今驍騎倉是其遺址。寺故有閣,可盡江山之勝,太白所謂“白浪高於瓦官閣”者是也。可見“瓦官寺”古已有之。
③ 香積廚——佛教用語,本指食品櫥,引申義指廚房。語出佛經《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
④ 監齋使者——佛名,塑在寺院廚房裡的佛像。
智深說:“胡說!這麼一個大寺院,不信就沒齋糧?”老和尚說:“我這寺院倒是不小,只因為是十方常住①,被一個雲遊和尚引著一個道人來這裡住持,把常住有的沒的都毀壞了。他兩個無所不為,把眾僧人都趕出去了。我們幾個老的走不動,只得仍在這裡過,因此沒飯吃。”智深說:“胡說!量他一個和尚,一個道人,做得了什麼事?卻不去官府告他?”老和尚說:“師父,你不知道,這裡離衙門又遠,就是官軍,也禁他不得的。這兩個和尚、道人,好生了得,都是殺人放火的人!如今在方丈後面一個去處安身。”智深問:“這兩個人叫什麼?”老和尚說:“那和尚姓崔,法號道成,綽號生鐵佛;道人姓邱,排行小乙,綽號飛天夜叉②。——這兩個哪裡像出家人,就像綠林中強賊一般,只是把這出家人影著身體!”
① 十方常住——佛教稱廟宇為“常住”。“十方常住”,指四面八方的信徒都來燒香,是一個香火很旺的廟宇。又:古代的和尚外出,可以到任意寺廟“掛單”,稱為“吃十方飯”。
② 飛天夜叉——“夜叉”是佛教中的天神名,有兩種,在陸地上的叫“地夜叉”,能在天上飛的叫“天夜叉”,也叫“飛天夜叉”。
智深正問,猛聞到一陣香飄來。智深提了禪杖,踅(xué學)到後面一看,見一個土灶,蓋著一個草蓋,熱氣騰騰透了出來。智深揭起一看,煮著一鍋小米粥。智深看了就罵:“你們這幾個老和尚真沒道理!還說三天沒飯吃,如今現煮著一鍋粥在這裡。出家人怎麼能說謊?”那幾個老和尚見被智深找出粥來,連聲叫苦,把碗、碟、缽頭、勺子、水桶,都搶過去藏了。智深肚子餓,沒奈何,見了粥就要吃;可又沒辦法,見灶邊一張破舊紅漆桌子,只有些灰塵在上面,智深見了,人急智生,把禪杖倚了,就灶邊拾把草,把桌子上的灰塵都抹了,雙手把鍋端起來,把粥往桌子上一傾。那幾個老和尚都來搶粥吃,被智深一推一交,倒的倒了,走的走了。智深卻把手來捧那粥吃。〖又一次描寫魯智深的任性。〗剛吃了幾口,那老和尚說:“我們的確三天沒吃飯了!剛才到外面化來這些小米,胡亂熬些粥吃,你又吃了我們的!”智深吃了五六口,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