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提醒:“快起來,全體起立啦!”趙世光卻不屑一顧,“哼!我不要五好,也不想入團,我起來幹啥?”崔雲海哼著鼻音:“再來個處分,我擔著,怕啥?”嚇得副班長不敢再說。幸好又有口令:“全體坐下!”也不知前面的連長、指導員聽到否?
連長在會上傳授學兵四連打隧道的經驗。特別提到,學兵四連之所以能連續保持全團第一,除了力爭上游的進取心和團結一致的協作精神,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全連上下,每個人都開動了腦筋,想方設法提高掘進速度。甚至吃飯時,午休時,三五人聚在一起,討論的話題,也是研究工程技術和竅門。我們同樣是學兵,為什麼不能多動腦筋呢……連長的這番話,對他倆竟起了反作用。倆人果真動起了腦筋,卻研究起如何偷懶的把戲來。
“哎,我問你,你說挖排水溝的時候,有水的地方好挖,還是沒水的地方好挖?”
一天,趙世光向崔雲海提起了這個話題。
扒渣班其實不光是扒渣,洞內的其它雜活也得幹。定期或不定期地挖排水溝,以使洞內的積水及時排出,就是扒渣班常乾的雜活之一。
“廢話!當然是沒水的地方好挖,這還用問?”
崔雲海一如既往地瞪著牛眼,回答得很乾脆。
“嘿!你再想想,到底是有水好挖還是沒水好挖?”
趙世光眼睛裡閃爍出狡黠的賊光,和他的光頭一樣亮。
“嗯?……”
崔雲海轉動著牛眼,想不通其中有什麼鬼名堂。
“嗨!你個笨蛋!告訴你吧,有水的地方好挖。”
“為啥?為啥?你快說說,為啥有水的地方好挖?”
崔雲海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連聲催問,想知道其中的奧秘。
“嘁!為啥?為啥?你也不動動腦子,有水的地方還用挖嗎?”
“啊,啊……”崔雲海手搔著腦瓜,一下子明白了,“哈哈,哈哈!你個鬼老電呀!哈哈……”
此後,每逢挖排水溝,他倆都主動請戰,要求開挖水最深的地段。班長不明就裡,還以為他倆積極上進了,忙報告給連長。聽著連長在全連大會上當眾表揚,倆小子在下面竊笑不已。
夜間幹活時,倆人又進行偷睡比賽。
“哎,你昨晚睡了多長時間?”
“咳!別提了,剛睡了一小會兒,就被連長提著耳朵揪起來了。”
“你在哪兒睡的?”
“我看洞口有個破斗車,就躺在斗車裡睡的。”
“哈哈!怪不得你被連長揪了去。你猜我昨晚睡哪了?我鑽進洞裡一段沒用的通風管,一覺睡到了天亮,也沒人發現。嘿嘿!哈哈……”
不光交流如何偷著睡,還交流如何吃呢!
“三角,昨晚吃夜班飯了沒?”
“昨晚又不輪咱夜班,吃啥夜班飯?”
“嗨!笨蛋!夜班飯一般都好吃。像昨晚,就是西紅柿炒雞蛋,還有大米飯。”
“再好吃也不中。半夜爬起來吃頓飯,飯後能睡著?”
“我教你一招:半夜起來別揉眼,留著眵目糊,保管吃了還能睡。”
崔雲海一試,果然管用。只是吃了夜飯睡下後,早操卻起不來了。於是,來它個“死豬不怕開水燙”——裝病。
該班裡有兩個這種“賴子”,該班的工程進度就可想而知。本來一個班至少應放一次炮,出完一次渣。可漸漸地,本班渣出不完,留給了下班。這至少給統計每班次的作業量造成困難。更嚴重的,是接班的一看,上班幹不完留給了自己,就很有情緒,也不願多幹。於是,慢慢就形成了倒迴圈:由接班、打炮眼、放炮、出渣、支排架,變成了;接班、出渣、支排架、打眼、放炮。放炮後炸出的石渣,再留給下班出。如此一來,每個班一接班就很有情緒。因為別人炸下的石渣,自己出了,這進度到底算誰的?以至於發展到後來,每個班甚至不能保證放一次炮。
“賴子”們的行為很有感染力。一些本來就不求上進者,有了榜樣,就跟著學;而一些本來求上進,卻因屢次入團受挫者,也自慚沒有“賴子”們活得瀟灑,雖不跟著學,卻持一種欣賞的觀望。由於指導員的“寧精勿濫”,學兵二連團員很少。就這為數不多的團員,又不個個是精品。其中如於群者,在群眾中威信很低,起不到應有的模範作用。這也是“賴子”風氣得以蔓延的一個因素。
一天夜裡,楊教導員到隧道工地巡查。手電一照,斗車裡,沙堆上,橫七豎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