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踍(音悄),古同“骹”,小腿。
簇,聚集。
白鼉(音駝),白色的鼉。鼉,《本草》:“”揚子鱷,鈍吻鱷科的一種爬行動物,產於長江下游,是中國特產。亦稱“鼉龍”,俗稱“豬婆龍”。《晉書·五行志中》:“ 孫亮初,公安有白鼉鳴。童鄭�唬骸��兠��甌稱健D峽こ侵鋅沙ど��廝啦蝗ヒ邐蕹傘!�薄�
竹蛇,即竹根蛇。王琦匯解:“《本草》:‘竹根蛇,《肘後方》謂之青蝰蛇,最毒,喜緣竹木,與竹同色。’”
射金沙,古代傳說,水中有一種叫蜮的怪物,看到人影就噴沙子,被噴射的人就會害病,劇者竟至死亡。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二:“漢光武中平中,有物處於江水,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閒驅竹馬緩歸家,如小兒般悠閒地騎著竹馬慢慢回家,寫蠻人的肆無忌憚。
槎(音茶),指土著百姓。
解:西南少數民族造反,而官軍無所作為,只會徒然殺害無辜百姓。
32 屏風曲
蝶棲石竹銀交關,水凝綠鴨琉璃錢。
團回六曲抱膏蘭,將鬟鏡上擲金蟬。
沈香火暖茱萸煙,酒觥綰帶新承歡。
月風吹露屏外寒,城上烏啼楚女眠。
注:
交關,開合的關鈕,猶今之鉸鏈。
綠鴨,形容水如鴨頭之綠。
錢,指初生的小荷葉。因其形如錢,故名。此處形容屏風上的小荷葉。
團回,周圍四合。
六曲,邊沿曲折六次的燈臺。
膏蘭,油脂與香草。此指昂貴的燈油。
金蟬,古代婦女所用金色蟬形的貼面飾物。
沈香,即沉水香。見前《貴公子夜闌曲》注。
茱萸,植物名。香氣辛烈,可入藥。古俗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佩茱萸能祛邪辟惡。三國魏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西京雜記》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令人長壽。”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觥(音公),中國古代用獸角制的酒器,後也有用木或銅製的。
綰帶,古代酒杯高腳,可用帶綰系,即“合巹”之意。合巹(音緊),古代婚禮中的一種儀式。剖一瓠為兩瓢,新婚夫婦各執一瓢,斟酒以飲。後多以“合巹”代指成婚。《禮記·昏義》:“婦至,壻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 孔穎達 疏:“巹,謂半瓢,以一瓠分為兩瓢,謂之巹。壻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酳,故云‘合巹而酳’。”
楚女,指窮人家女兒。
解:
屏外屏內,貧富有天壤之別。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33 南山田中行
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
雲根臺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
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注:
漻漻(音遼),形容水清澈。
嘖嘖(音責),形容蟲、鳥輕細的叫聲。
雲根,深山雲起之處。晉張協《雜詩》之十:“雲根臨八極,雨足灑四溟。”唐杜甫《題忠州龍興寺所居院壁》詩:“忠州三峽內,井邑聚雲根。”仇兆鰲注:“張協詩‘雲根臨八極’注:五嶽之雲觸石出者,雲之根也。”
冷紅,寒冷中的秋花。
叉牙,參差,歧出不齊。唐韓愈《落齒》詩:“叉牙妨食物,顛倒怯漱水。”方成珪箋正:“王文考《魯靈光殿賦》:‘枝掌杈枒而斜據。’李善注:‘杈枒,參差之貌。’此不從木,蓋古通用。”唐柳宗元 《辯文子》:“其意緒文辭,叉牙相抵而不合。”
蟄(音折)螢,謂因遇冷而光不甚明亮的螢火蟲。王琦匯解:“蟄螢,螢遇冷氣,光不甚明。” 蟄,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
石脈,石隙。唐於鵠《山中訪道者》詩:“把藤借行勢,側足憑石脈。”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巖洞》:“棲霞洞,在七星山。……鏗然有聲,如鼓鐘聲,蓋洞之下又有洞焉。半里遇大壑,不可進,一路北 行,俯僂而入,數步則寬廣,兩傍十許丈,鍾乳垂下累累,凡乳床必因石派而出,不自頑石出也。”
鬼燈,鬼火,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