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要加點什麼飲料嗎?”
“可口可樂,謝謝”番用英語回答。空姐終於沒有上番的圈套,漏掉一個人。番心裡在說國際水準就是國際水準啊。同樣的方法,番測試過國內幾個航班,只有深圳到北京的航班沒有出現過“漏人”,服務品質綜合評比與國際航班差不多。
吃完飯,很多人依舊閉目養神,也有個別開啟個人射燈看書學習。
番開啟平時從不離身的筆記本,對未來兩天的工作做個規劃。晚上到達XX機場,明天上午,將會有第一場重要的商務會議。中外雙方合資辦廠,第一次聯席辦公。能不能順利召開會議並展開工作,對番將是一個重要考驗。
番突然感覺有點壓力,翻一翻英語手冊,猛攻一下科技英語,放鬆一下心情。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5
番是我大學的同學,睡在我上鋪的兄弟。讀臥龍大學時,八個兄弟裡面,他離我最近,關係也最好。參加工作後,也是我數得著的幾個死黨之一。那時候,番不像我死豬不怕開水燙,老油條一個。番人很聰明,非常本份,特別勤奮。大學時候非常活躍,校團委宣傳委員,四個學生幹部之一。每天早晨,精瘦精瘦的番,在樹林裡練武術,刀槍劍棍什麼的,給同學們印象非常深刻。
番有一點不走運,就是雖然靠學生幹部搞到了10%上調名額,分到一個省屬三線廠,但那個廠沒有軍品訂單,效益不太好。
作為同寢室的兄弟,又同是學校足球隊的隊員,我們關係非常鐵,無話不談。我畢業靠老頭子關係進了政府部門。工作相對穩定些,但我這爛人的性格又特別喜歡瞎折騰。在番下南海珠江的時候,實際上我也下了“漢江”,在漢江市搞第三產業。
不熟不做,我就搞了電器代理銷售,有點銷售經驗之後慢慢搞白酒代理銷售。公司雖說是獨立法人,還是掛靠在某單位,有點半公半私狀態。“孔府家酒,讓人想家”是我做酒時市場上的經典廣告語。這幾年經商剛有點熱,沒有資本,不懂市場運作,大部分小公司都做不大做不強,包括我自己的公司。
番自從去了廣東,學了不少外資企業管理經驗。每次回來,說的一套一套的,倒也有些道理。我與他不同,講究實戰,在市場中摸爬滾打,自己深入鑽研營銷策劃理論,參加一些專業培訓。你別說,我們倆大男人在一起交流,還真很容易碰出火花來。
番昨天發簡訊,說今天要去某個國家聯合辦廠,看來這小子這兩年還真學到了些東東,要不外商不會把這麼重的擔子交給他。這趟差不近,說不定現在還在飛機上。
我也不是個省油的燈,當即用簡訊給他佈置了兩個任務。第一,給我買一個最值錢的洋打火機做禮物;第二,做一份詳細的XX國泡妞市場調查報告。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6
這兩年,我和番差不多,克服重重阻力停薪留職自己搞公司。番為了南下,還給他們那廠長買了不少東西,甚至對總工程師謊稱夫妻關係緊張,非停薪留職不可。我停薪留職倒沒花什麼力氣,老頭子退居二線了,一個電話還是讓他那首長部下幫我把手續給辦了。我的困惑是怎麼搞好公司賺錢。
公司名稱核准,孔夫子、李軍師和我跑到米公祠旁邊的123黃酒館撮了一頓,搞定,就叫漢江三鯊實業有限公司。三個人各象徵性的拿了幾萬元,大頭還得我想辦法。股份制,15%:15%:70%,我佔大頭做法人。分工,滿腹經倫孔夫子負責搞教育戰線市場,搶佔智力市場制高點,他是武大本科畢業,我高中同學,一擔挑;“狗頭”李軍事負責出點子,做我的助手。這小子是小我一年紀的校友,一條臥龍,策劃專業畢業。選擇他們倆,也是綜合考慮的結果,潛力、互補和可靠三要素能把我們系在一起。
業務方向,家用小電器、學校教具、白酒。這幾點都是三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吹出來的。之前大家分頭在各行各業摸了摸,這三個東東我們熟悉些,容易下手。原則上,家用小電器搞門面銷售;學校教具搞關係推銷;白酒搞市場營銷。
公司框架勾出輪廓了,三位兄弟變得非常興奮,都有點像米顛。大碗牛肉,大碗黃酒,千言萬語一個字,爽。你別說,漢江黃酒還真厲害,不知不覺中,三個傢伙都喝得大醉,雖然一個號稱比一個海量大。
孔夫子最先醉,醉眯眯的眼神都不知道跑哪裡去了。找不著北地說,“襄江兩岸,教育戰線,無孔不入!”“革命成功了,姐夫勿相忘!”說著說著,爬在桌子上打起鼾來。
李軍師藏得比較深,也最年輕,看不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