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生命使用說明書 > 第4部分

第4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求生:開局萬人屠但我是個好人爭論王國:兒童的奇思妙想世界絕殺!NBA冠軍教練的奇蹟時刻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知識積累無畏契約:這個入是桂啊!和前任重生後,他一直在殺我她華國人,異世求生當然秒殺全場網王之幸村精市的小網友超厲害的怪誕世界求生:我有一輛蒸汽房車似影是婙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LOL:鳥巢開始橫推八賽季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生命長度之間產生了錯位。

生命脆弱是因為有生老病死:老,是機器的自然磨損;病,是半健康狀態,半生存狀態,或者叫做“半死亡狀態”。因此,極而言之,人生是一種“無法保障的生命”,或者叫“玻璃生命”:它非常脆弱,一次禽流感就可以把人的肉體跟靈魂毀於一旦。

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存經常伴隨著危機和風險,這種危機和風險有時候僅僅是一些意外。比如,我有一個朋友,是個做房地產生意的億萬富翁,在5年前的中秋節深夜出車禍死了。

二、雷氏“生命偶然定律”(2)

我們說人生無常,確實,在上帝看來,人大概無殊於一只螞蟻,或者一個易碎的玻璃杯。

3。 生命折扣理論

A.生命三段論——人的三個25年

人生這趟旅遊看起來非常長,但我們來分一下,給它打一下折,看它究竟有多少。按照現在的統計數字,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大概是75歲,我們把75歲劃分成3個單元:0-25歲、26-50歲、51-75歲。現在讀完研究生的年齡剛好是25歲,50歲以後就基本退休和進入人生的晚年,所以,人生最好的地方是中間這一段。這就像甘蔗,50歲之後是甘蔗的尾部一段,太硬,有很多節,還有很多泥沙,不能吃;而25歲之前是積累的時候,不夠甜,現在的小孩從生下來,學走路、說話,到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基本上就25歲了。這樣看起來,真正甜的只有中間的25年。

B.生命三分說——做事、睡覺和休閒

我們把這最有效的25年放大:必須用1/3的時間用來睡覺,1/3的時間是8小時工作之外的,所以,多數人用來工作或者為事業奮鬥的時間通常只有25年的1/3,約等於9年。

C。 生命三態說——有效、半效和無效

我們把這9年再放大分析,就會發現在任何時間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百分之百成功或者有效的:第一,我們有可能失誤,甚至是完全失敗;第二,我們工作時並不聚焦,做事的效率並不高。根據這些情況,我們把這9年時間打個7折,等於只剩下了6年。

我們這樣來計算人生,只是簡化到了不能再簡單的歸類法,其實更科學、更合理的分類法是三分法:短波跟長波之間有個中波,甚至可以向兩端延長,有超長波、超短波;在導體跟絕緣體之間有一個半導體;在贊成票和反對票之間有一個棄權票;在紅燈和綠燈之間有個黃燈;在是跟非之間有個不置可否;在好人跟壞人之間有不好不壞的人;股票有牛市、熊市,中間還有一個不牛不熊的階段;當用電腦處理事情的時候,有三個選擇:是、否、忽略……

我原來出版過一本《十分鐘周易》,書中我畫了一個三色的太極圖。我們常見的太極圖一般是一黑一白兩色的,但是我認為這樣不夠。傳統的太極圖簡單化了,其實它中間還應該有過渡地帶,也就是說,在陰、陽之間,還有一個半陰半陽。

4。 生命失控定律

A、不知向哪裡去(方向失控)

我們經常處在一種失控狀態,比如當我們反思人生的時候,不知何去何從。

每個人都很忙,讀完書、找工作,但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在這裡,為什麼要這樣做,最終又會去哪裡。

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講過這麼一段情節:“西毒”歐陽鋒在黃蓉的誘騙之下逆練《九陰真經》,練得走火入魔,武功很高了,可是神智卻越來越不清醒,在華山絕頂上參加第二次華山論劍的時候,終於瘋掉,連自己是誰都搞不清楚。這當然是一種極端狀況,他執著於心中的那個“我”,反而認不清真正的自我;執著於成為天下五絕之首的這個“名”,卻終致瘋狂,陷入了一種可悲可嘆的失控狀態。同樣有意思的是,《射鵰》裡的主人公郭靖目睹歐陽鋒陷入瘋狂,勾引起了他自己關於人生終極問題的思考:他想起自己為父報仇而學武功,想起師父們自小給他的教導,然而父仇報了之後,學會的武功還有什麼用?我為什麼要在這裡?我最終又會去向哪裡?我是誰?可以說,這個時候的郭靖,就正處於上面提到的那種失控狀態中,他反思人生,卻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所幸他有一位很好的女朋友黃蓉和一位很好的老師洪七公,大家一起將他從這種失控的狀態中拉了出來,並且最終確立了自己的一套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找到了一生可以為之奮鬥的目標。

二、雷氏“生命偶然定律”(3)

為什麼

目錄
御水臨天 作者:鬼茶綠仙此心無垠 完結死神的哈士奇異度學園我老爹是豬八戒閃婚後,薄夫人發現自己嫁入豪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