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是了不起啊〃。黨的領袖被這一群人簇擁著,來到〃電子一條街〃,從南涌到北,又湧回來。他的笑容,他的眼光,他的舉手投足,他在四通公司的展品前駐足觀看,他在一架電子琴上奏出一首《大路歌》,都為這條大街增添光彩。這最後一個情節後來還被編成中關村的新故事,人人傳誦。
◇BOOK。◇歡◇迎訪◇問◇
第20節:轉變的年代(5)
這是在說電子琴?說《大路歌》?說這條街上的科技人員?還是在說試驗區?沒人知道。不過,這不重要。在中國,領袖親臨歷來都是一種象徵,而現在更有雙重的含義。在中關村,這表明來自保守主義者的威脅從此壽終正寢。《中國青年報》的記者杜湧濤一定聞出此中味道,所以在他的文章中這樣說:〃視察決不是一般的視察,講話也不是一般的講話。〃的確不一般。不然,這位總書記和國家主席就不會當場做出決定:把中關村的模式推廣到全國去;也不會在回到中南海的第二天便召開政治局會議,批准成立另外22個新技術開發區,把它們設立到全國各地;也不會在三個星期之後再次來到中關村,坐在中央黨校的講壇上,宣佈他傾向於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統一全國的行動,進而把過去兩年多來保守派營造的〃反和平演變〃的理論來個大逆轉。
從這時起,全中國都不再諱言〃市場經濟〃的好處和〃計劃經濟〃的害處,國家計委宣佈〃指令性計劃指標將減少一半〃,半死不活的私營企業重新活躍起來。記者紛紛跑到中關村來尋找新故事,這是在回應國務委員宋健的呼籲,〃花些力氣宣傳一下民辦科技企業家〃。有個記者說:〃當年陳春先等人點燃的星星之火,已經形成燎原之勢。〃還有個記者乾脆把那些民間企業家和最傑出的科學家們相提並論,說他們〃一樣的高尚〃。說〃高尚〃,有溢美之嫌;說〃燎原之勢〃,倒是真的。民辦科技企業在經過兩年彷徨之後,陡然增長起來,到了1992年夏天,全國已有1?9萬家,有40萬人在為它工作,這中間有70%集中在北京。而北京的這些民辦科技企業中,又有70%集中在中關村。
今天人們沿著中關村大街向北,穿過三環路、四環路,進入資訊大道,走馬觀花一番,可以看到道路逐漸寬闊,樓宇忽然高大,邊緣整齊,開闊豪邁,一草一木都是新氣象。這片土地在1992年的火熱形勢中被政府圈起來,開工興建。當時它只是一個有著800戶農家名叫〃上地〃的村莊,被一片農田包圍著,一條狹窄的馬路彎彎曲曲地伸到這裡,像根羊腸似的。而今天,它已成為資訊產業基地,被併入中關村版圖,成為其中最具感召力的一部分。
單就成長速度來看,這片土地可算是突然崛起的典範,和中關村的核心區域相比較,它的影響大不相同。核心區在漫長歲月裡漸漸形成,它所遵循的順序是,先建大學和研究機構,然後修建居民區,最後才是新公司從裡面亂七八糟地生長出來。公司混雜在社群中間。社群淹沒公司,而不是公司覆蓋社群。在舊城裡,由原住居民制定社群規則,形成道德標準和民間習俗。而在〃上地〃這樣的新興之地,創業的歷史是由外來人的突然闖入開始的,他們毀滅當地人的村舍和良田,按照自己的意願重新開始。城市化的程序開始得晚,並不意味著它的步伐也會落後。事實上,在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上建設新城,要比改造一個歷經千百年一磚一瓦建設起來的老城,更加容易,也更加便捷。這是整個國家城市擴張程序的通例。從中關村的特有環境來看,這塊城市化程序較晚開始的地區,更有其獨特之處: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政府行政力量的產物。
自從1988年試驗區成立以來,〃上地〃堪稱政府意志的第一個作品,也是由傑出和愚蠢共同繪就的偉大篇章。這一計劃早在1990年就已悄悄展開。一群地方政府的官員認定,中南海為試驗區劃定的100平方公里疆界實在太小,因此試圖制定一個擴張藍圖。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位名叫戴衛的處長奉命來到這裡,在做了一番詳細調查之後,主張將中關村的原有邊界向這座城市的三個方向大舉推進。他甚至親手繪製一幅想像中的新版圖,附在自己的雄心勃勃的報告後面,呈送上級。令人稱奇的是,後來15年中關村的擴張步驟,基本上就是按照他的這幅藍圖推向四面八方,他本人也成為中關村管理委員會的主任。然而在當時的政治情勢中,中關村的支持者們焦頭爛額,自身難保,所以這一計劃在長達12個月裡被束之高閣。1991年,一批官員聯合起來,試圖在上地建造新社群。他們來自國家科委、北京市委和中國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