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水下潛伏(第2/3 頁)
潛水給了他一個途徑去探索這麼一個新的天地。
也許,這一個答案就已經足夠。
水下很安靜。
唯一能清晰聽到的聲音,或許就是自己呼吸所吐出的氣泡聲。
夜晚的海洋,沒有陽光直射,手電筒只能照到六七米的距離,周圍一片昏暗。
在水底,人的所有感官能力都會被降低,水裡能見度很低,鼻子被面鏡罩著,不能說話,聽不見什麼聲音。
光柱掃過,細小的銀魚迅速遊走,空留一片氣泡水。
曼迪很少有這樣的經歷,或者說從沒經歷過,像是特種兵一般執行著某種任務,即便潛水過數千次,此時的他依舊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浮在在心頭。
同時更讓他詫異的是一旁的畢方。
明明四周一片漆黑,可對方似乎額外張了雙眼睛似的,甚至能夠提前避開尚未出現在燈光中的珊瑚礁!
曼迪十分確信,十秒之前,畢方提前避開了那座尚未出現的珊瑚礁!
見鬼了!
畢方不知道曼迪的內心想法,但他確實多長了一副“眼睛”。
鯊魚的電磁感應,在海里太他媽的好用了!
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用感測器給鯊魚做標記,第一次讓人類瞭解到了鯊魚的速度、位置等資訊。
但最讓科學家們吃驚的,毫無疑問是很多鯊魚都可以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海精確地找到方向。
原因就是鯊魚的磁感應能力。
鯊魚頭部有一種細小的突起,可以感應水下電場最微弱的變化。
它們體內會有一些小的磁鐵礦顆粒,這些顆粒和羅盤的材質非常相似,可以敏銳地感受到地球的磁場。
自從某次海洋求生任務之後,畢方也成功擁有了這一能力,當然,不可能比得上鯊魚本身。
但再怎麼弱化,也不能否認這項能力的強大。
只是身在陸地上的畢方,平時很難感受到鯊電感應帶來的幫助,只能勉強借助空氣中的水分子,大約感知到周身半米左右的生物體活動。
可在海里,這項功能瞬間暴漲數十倍,畢方就像一個雷達,能將四周一切都清晰的映照在腦海中。
頭上的燈柱完全是多餘,十米以內的任何情況他都能感受到!
海底的珊瑚礁上有許許多多的小魚生存,藉助這些生物磁場,畢方能十分輕易的就能感知到巖壁,礁石的存在,提前避開。
這樣的行為落在曼迪眼中
原來伱丫的不是超人,是他媽的海王啊!
下沉超過十米,畢方的身體感覺到有點冷。
或許白天這裡還是溫熱的,但現在,海水正在漸漸降溫。
水的阻力很大,但這絲毫不能阻攔畢方和曼迪。
兩人都是游泳與潛水的好手。
大部分人第一次潛下水底,這種陌生的環境和感受,確實會讓人很緊張。
不僅是心理因素,更是生理反應。
世界上最優秀的潛水運動員,比如紐西蘭人威廉·特魯布里,可以一口氣潛到水下100米的深度。
但就算是在10米深的水裡,人的肺部都會被壓縮成正常體積的一半大小,到了100米深的水裡,人的肺部更是隻有兩個棒球那麼大。
像特魯布里這樣的運動員,之所以可以完成如此深的下潛,是因為人類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叫做“哺乳動物潛水反射”。
這種生理反射還有一個更詩意的名字,叫做“生命總開關”。
當人把臉埋入水裡的那一刻,大腦、肺部、心臟和其他器官被觸發的種種生理反射。
在水裡下潛越深,這些反射就越明顯,最終會激發出一種生理變化。
人體內的血液會開始從四肢,流向體內的重要器官,在極深的水下,血液甚至可以滲透過器官的細胞壁去支撐器官,保護器官在強大的水壓下不會內爆。
而且,人只要進入水中,心率就會大幅下降,就算你在水裡劇烈運動,心率也比在陸地上時更慢,這就代表著人在水裡會消耗更少的氧氣,在水裡能停留得更久。
這就是人類能進行超過100米深潛的真正原因。
曰本等地的一種古老的職業“海女”,就是透過開啟“生命總開關”來進行深潛的。
十米深,可以佈置第一道攝影線。
畢方開啟攜帶的袋子,做出開始行動的手勢後,將一臺石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