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頁)
個奇怪的念頭。
突然之間,這些門全部都消失了。駱塵不禁嘆了一口氣,幸好不是,要不然,只怕他要一輩子呆在冥思的世界中一輩子了。
無數的門消失之後,駱塵腦海中的天地突然間暗了下去。好像一齣戲落幕了,好像一個人生完結了。
一齣戲落幕了,難免會有落寞感,一個人生完結了,難免會有惆悵感。落寞惆悵這兩種感覺,突然在駱塵的心底油然而生,好像蟄伏了很久的情緒,突然爆發了。
但就在這時,駱塵突然自覺的收緊了心神,不讓這兩種情緒趁虛而入。
果然,他這一收緊心神,天地又恢復清明。
駱塵的嘴角浮現出一絲微笑,他的準備已經很充足了,又怎會讓這些負面情緒趁虛而入。但就在他得意的時候,他的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個人的身影。
第一百一十三章 ; ;心魔
這人一身黑衣黑褲,臉上也帶著一條黑布,只露出漆黑如墨的雙眼,在完全白的世界之中,他顯得是那麼的晃眼。
“你是誰?”駱塵問道。
“莫問我是誰,天地一散人。”
那人的聲音撲朔迷離,傳到駱塵的耳中卻是有點神秘莫測、難以估量。
“此人既然在我抵達宗師境界之時出現,一定是通往宗師境界的契機,待我聞一聞他。”
駱塵想著,不禁問道:“散人?何謂散人?”
那人“哈哈”大笑數聲,繼而答道:“散人者,羽士也。修道者,稱為:羽士。如同羽毛飛於空中,借力而行,縱橫順逆,沒遮沒攔也。如同飄蓬,蓬者,行船之風帆也。風篷之為物,乘風推舟,船行水上,東西南北絕無阻擋。修真得訣,如舟之有風帆也。得訣修道,曲直應物,潛躍隨心,無往不利,如船行水上,借帆之力,絕無阻擋也。金者,永遠不壞也。谷者,真空虛空也,真空妙有也。穀神者,空谷之神,俗名:崖娃娃。因其兩山高聳,中間一谷,人聲喊叫,谷中傳聲,故名:穀神。修道,藉此以喻人身虛靈之神。心虛,則靈。不虛,則不靈。靈出於虛,亦名穀神。神者,無形無象,靈而不可測度之義。所謂: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者,此神也。玄牝合而中即虛,虛則真靈常存而不昧矣。散者,本來面目也,清清靜清,混混沌沌,不識不知,行若嬰兒面目,順其自然,凡事皆以無心處之也。無心之心,是為真心,又曰:道心。有此道心,則大道可成矣。”
“心虛,則靈。不虛,則不靈。無心之心,是為真心,又曰:道心。有此道心,則大道可成矣。”
駱塵默默唸著其中至關鍵的幾句,突然覺得神識之中豁然開朗,好像有什麼在不斷地填充,不停地修補。
就在駱塵默然的時候,那人突然問道:“我號黑心散人,不知閣下道號。”
駱塵從沉思中回過神來,說道:“在下尚無道號。”
黑心散人好像對駱塵的回答極其不滿,怒道:“既無道號,便無道心,既無道心,何成大道。汝速速離去,莫墮入魔道,否則悔之晚矣。”
沒有道號便不算修道之人,強行修道便算魔道,這算什麼道理。駱塵本來想要反駁,但是轉念一想,又說道:“誰說我沒有道號。”
黑心散人說道:“是你說‘在下尚無道號’,現在卻來狡辯。”
駱塵緩緩而道:“修道之人,有道號也是無道號,無道心便是有道心,豈不聞,無心之心,是為真心,又曰:道心。”
駱塵拿黑心散人的理論來為自己剛剛的失誤做掩護,將無說成有,雖然理由很是牽強,但是這番道理是出自黑心散人之口,黑心散人有怎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果然,黑心三人不再追究,而是問道:“即使如此,那為何不敢報出自己道號?”
駱塵道:“只是我的道號與散人不同而已,不敢妄取‘散人’二字,是以不敢妄自開口。”
黑心散人說道:“哦,那便是‘真人’、‘道人’其一。”
駱塵道:“非也!”
黑心散人說道:“既不是散人,也不是真人、道人,那你道號又是什麼?”
駱塵“哈哈”大笑道:“不過區區一山人爾,在下道號:無心山人。”
黑心散人喃喃說道:“山人,山人……山野之人,何談大道,自號山人,豈不可笑!”
駱塵說道:“非也,散人錯矣。山人,是古之得道成仙者之謙詞,不說自己是神仙,自稱:山人。如:呂祖,自稱:無心昌。(吳新昌)昌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