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由校並沒有覺得有任何的不妥,童年時代和魏忠賢建立起來的感情,在這個時候成了皇帝心中最難以割捨的東西,本來就對政事頗為討厭的他,對魏忠賢和客印月的信任可以說是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甚至可以說,在明裡朱由校坐著大明帝國的龍椅,在暗裡卻是魏忠賢把握著實權。這種一明一暗的情形很像是現代黑幫片的情節,白天警察是老大,到了晚上則是各片兒大哥做主!而此時的魏忠賢已儼然成為大明帝國最牛的黑手黨教父。
(二)內廷攻防戰
我們回顧魏忠賢的發跡歷史,雖然算是坎坷,但相對於其他朝代的同行來說,他能獲得如此權勢卻容易了很多,而這一點則與明朝特殊的政治背景息息相關。在明朝的歷史上,宦官干政一直是個大問題,作為開國皇帝的朱元璋,曾經敏銳地意識到宦官干預政治是非常危險的。在他當政初期,對宦官的控制非常嚴格,不光不允許太監認字,而且給予他們的待遇也很低。在那個時代,太監是十足的奴才,甭說政治權力,能安身立命就算不錯了,保不齊哪天皇上娘娘一上火還得丟了性命。不光如此,朱元璋還在宮門口立了一塊大鐵榜,上面寫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可以說,作為帝國的締造者,在最初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朱元璋都對太監沒有什麼好的印象。但是時間一長,出於對宮外官員的不信任,生怕那些開國元勳造反奪江山的朱元璋,又不得不把一些比較私密的任務,交給身邊太監們去辦。這種做法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重新開啟了宦官干政的大門,而這種風氣在他去世之後也開始愈演愈烈。
▲虹▲橋▲書▲吧▲。
第9節:奈何江山唱晚(9)
例如永樂初年,在靖難奪權的過程中,太監們為朱棣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作為回報,朱棣也把更多的權利賦予了這些後宮的親信。在這些受重用的太監中,鄭和最具代表性,他不光獲得了皇帝的賜姓,更成為帝國的代表,率軍出海,遠征大洋,將中華文明展示給了海外諸國。時至今日,每當我們談到中華文明的傳播,鄭和都是第一個被提起的名字。作為宦官的他,能如此彪炳史冊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隨著太監獲得的權力越來越大,內廷問政的制度也開始逐步確立,身居內宮的宦官們開始逐步名正言順地獲得權力,例如居內宮“二十四監”之首的司禮監,其秉筆太監與內閣首輔對柄機要,實際上是皇帝在宮中的影子內閣,地位十分重要。而幾代翻雲覆雨的著名大太監的官職,恰恰都是這個影子內閣的首腦——司禮監秉筆。
明正統十四年,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振慫恿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結果累得皇帝被俘,是為“土木堡之變”。此事最終引發了一場震驚朝野的政治大戰,一代名相於謙也因此落了一個家破人亡。
明正德年間,司禮監秉筆太監劉瑾,權傾朝野,肆意陷害忠良,大發國難財。據記載,在他被捕之後,光是從他家抄出的金銀數量,就已經超過了當時的國庫儲備。
而當歷史走到今天,魏忠賢搖身一變,從一個目不識丁的潑皮又爬到了司禮監秉筆太監這個職位上,他和那些前輩一樣,甫一上任,便發現自己已然站在了這個國家的權力制高點上,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在算不得誇張。
從魏忠賢等大太監的發跡歷史,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他們大多數都在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跟隨左右,王振、王安、魏忠賢莫不如此。在皇帝的成長史上,這些太監往往在感情上與皇帝無限親近,這直接導致在帝國元首們的心中,對這些大太監有著先入為主式的親近,這也為魏忠賢們獲取權力贏得了極大的便利。這些大太監們與元首之間雖非親情卻勝似親情的關係,成就了大明帝國政治生活中一道獨特的風景,而這也是作為帝國締造者的朱元璋所無法想象的。從這一點來說,我們也能明顯地感到在明王朝皇權的傳承中,父母給予子女的關心肯定是不夠的,這直接造成了王儲們與太監的過於親密,也直接讓數個皇帝從小就患上了一種無法抹去的政治幼稚病。
與魏忠賢等太監們的專權大不相同的是客印月的突然走紅。作為一個和皇帝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奶媽,客氏的地位可歸於低下一類。一般來說,像她這樣身份低微的人對於皇室而言,和一個不會說話的奶牛沒有太大區別。在皇子斷奶之後,最多也就是賞些許銀子,然後便會毫不留情地逐出宮門。但由於朱由校的母親早逝,因此對於這個缺乏母愛的小皇子來說,客氏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母親的角色。而她與皇帝的感情也在時間的推移中變得非同尋常。甚至於之後朱由校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