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1/4 頁)
巨能星的能量儲量很重要,可地理位置更是重要,畢竟最近處就是“巨能航道”,屬於銜接兩地的重要樞紐,只要控制了它,那就控制了整條的貫通線路。因此,從建造的最開始,就把巨能星定位成頂級防禦星而不是礦產星。如果以後其他能量星的開採大起來、或者巨能星球內的能量儲量減少後,這裡還會一點點的建成一顆戰星。
安德烈這時候不在巨能星上,他是閒不下來的。早帶著艦隊到深處晃悠去了。韓真也不去找他,直接命令此
地人開啟倉庫,派出人手予以搬空,這才是今次前來務。
現今巨能星上只有五十個巨型的倉庫,放置貨物了的佔二十個,其中最多的當然是能量塊了,有十二個倉庫。已經不能再用最開始韓真接觸到的計量方式來計算現今韓氏的鉅額能量塊用量了,韓真採取了七級國家中大都通用的方法。那就是“朗”來計量。一朗就是用普通性質地標準能量礦、煉製成一米地立體形狀。普通性質。這個很不好決定準確,不過有著最為標準地能量測量儀,只要有它,隨時都能把一米見方的立體所蘊含的能量真實讀數給顯現出來!這測量儀用途是很廣的,價錢也不貴,韓氏已經在所有制造能量塊的工廠中推行了,任何一塊能量塊出廠時。上面都會清晰的表明最準確的“朗”數。
地球使用地長度計量中,約是兩米才等於蒙孔通用的一米,所以韓氏出產的能量塊,都是兩米的長寬高,八立方的大小!
這十二倉庫的能量塊,按照朗數的大小分門別類的放置,有在當初製造時就切割成了小塊地,它們主要用於小型地艦艇或者飛艇、懸浮車等運輸工具使用;有單個體積正好對應一個朗基數的標準體;也有在相同體積下超過了標準朗數的。而且這種在倉庫中最多——巨能星處地能量儲備。質量是一等一的好,按照七級大國的能量塊劃分,幾乎都在普通型以上。用這類的礦產製造的能量塊,自然在蘊含的能量上要高出許多,一塊八立方的能量塊,朗數達4都存在,算的上是最高階的了。
十二個倉庫雖然都沒有裝滿,可就是這樣一大批的能量塊,都要比“龍神號”離開蒙孔時要多上兩倍還有餘!如果只用作航行,讓現在的“龍神號”能正常的運轉的話,續航能力在十年以上——畢竟現在“龍神號”上的人多了很多,達到了三十五億,以前封閉起來的空間也開啟了一半左右,在消耗上也自然要大上許多。
不過,要是讓“龍神號”參戰,開啟從來都沒有正式用過的武器系統的話,那就不能確定這批能量塊的使用時間了!星際衛星是能量消耗的大戶不是憑空說的,就算有韓玉的最佳化節省,但只要是巨炮一開,最樂觀的估計,所有的能量塊,也頂多只夠打上五次左右全面型的戰爭,所謂全面戰爭,那就是讓武器系統全面啟動,戰爭持續時間在三十個小時以上的!
放有貨物的其他八個倉庫,有四個放置的是高等級的原石,也就是晶石,這種東西對韓真來說是絕對要盡力收集的,雖然用能量塊也能夠替代一下,但效果上,還是沒有用晶石來的好。再說了,如此好的東西直接的提煉製作成能量塊,也是一種浪費。
剩下的四個倉庫,放置的就是一些礦產了,雖然以珍稀礦為多,但全部是最高為二級的低檔。這些礦產的來源,一個是巨能星周邊的一些剛建造的礦區,開採來後就直接運了過來;另一個來源,就是在青雅戰艦運送機器物資時順手帶回來的一些,都堆在這裡。正好“龍神號”上有新建的提煉融合工廠,算是趕上了。
在巨能星上一共停留了五天。本來一天的時間就能把倉庫中所有的物資搬上龍神號,怎麼著星際衛星的運輸能力可不是艦隊能夠媲美的,幾十萬上百萬的運輸工具一開動,甚至能在短時間內把星球都給搬空;儲備空間上,有幾千上萬個,小的只有上千立方,大的,就是戰艦進入到裡面都能轉圈,空間堪稱是碩大無匹!多呆了這麼幾天,是因為要把順路帶來的物資卸下,比如巨炮護甲之類的裝備等;卸下後還沒有完,經過了勞克與韓玉改造後的技術,也需要立刻的實行,那就要來進行指導改進,方便返程的時候,能夠多撈取些能量與礦產,……。
五天後龍神號出發,把護航的兩萬青雅戰艦收進了體內。雖然青雅戰艦在蠻荒這裡生存的機會很大,只要不偏離航道,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但韓玉最佳化後的航道,和原來有很多出入,以防萬一,還是呆在龍神號中安全。
龍神號可以裝載下藍調戰艦四萬艘,因為它有四十塊停艦坪,每塊能停靠一千艘,裝載青雅的話,就會少上一些,三萬兩百艘就是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