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似沉穩的木納外表下,對自己對手的驚詫與震撼,完全不在殷揚之下。
半個月前,當他趕到那個小鎮時,仍逗留在上海附近的崑崙三派聯絡上了他。訴說前事的言語中,自然把天鷹教眾人,描繪得囂張無比,極為跋扈……當然,事實確實也是如此。
因為同屬武林大派的關係,俞蓮舟雖是姑且聽之,但看到崆峒二老,峨嵋的靜虛師太,盡皆負傷。崑崙派的弟子,更是有好幾名被斬手斷腕的,心下難免地便有了些偏斜。暗想,殷揚等人的手段好生狠辣的同時,卻是犯了所謂名門正派的通病,自以為是的認為,魔道猖狂,此次必定要還以顏色才成。卻也不公平地想想,如果此次爭執的結果,斷手斷腳的是天鷹教眾人,他又是否會說崑崙三派狠辣?
想來,在正派人士的眼裡,魔教中人,本來就是應該要被斬妖除魔了的。
受這一種,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以一己之力除魔衛道,為先前受損的正派同道,反擊正名的潛意識作祟。當俞蓮舟為首的正派人士,於茫茫大海之上,跟蹤到天鷹教大船的時候,個性本就少言寡語的俞蓮舟,立刻毫不客氣地,將自己船上的一根鐵錨擲出,將天鷹教的巨舟,跟己方的座船聯絡在了一起。其後,更是聲勢奪人的領著重整旗鼓的三派人馬,上船邀戰。
這些年來,少林、崑崙、峨嵋、崆峒、武當五派,海沙、巨鯨等七幫,五鳳刀等八門,一共二十個門派幫會,為了找尋金毛獅王謝遜、張翠山,以及殷素素三人的下落,和天鷹教大戰小鬥不斷。
俞蓮舟,就曾跟天市壇主李天垣交過兩趟手,戰績確是打了個平手,未分勝負。
因此,雖然也曾聽聞過“魔手殷揚”的名號,但在俞蓮舟的考量裡,作為小輩的殷揚,也許天資智計確實不錯,足擔教務重任,但跟李天垣與自己這等級數的高手比起來,定是小巫見大巫的了。
畢竟,“十四歲的武林高手”,即使是在這個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的複雜江湖之中,也委實顯得太過誇張了!
可當雙方說了幾句場面話後,原本便屬於敵對關係的殷揚與俞蓮舟兩人,一言不合,動起手來時,俞蓮舟方才知曉,有著知己知彼優勢的殷揚,猛攻起來是有多麼的恐怖。
要不是武當派的內功心法,越到後邊越是純厚柔和,綿綿不絕,持久力極長,被殷揚奇招妙式層出不窮,接連不斷宛如狂風暴雨般的攻勢,qǐζǔü壓制得凝重防禦的俞蓮舟,甚至懷疑,自己才是最先支撐不住的那個人。
看到對手一掌逼來,不再小覷對手的俞蓮舟,自是不敢怠慢。只見他出招的過程中,深納一口長氣,只吸得附近空氣都呼呼作響,胸膛高高鼓起,擊出的這一記掌,卻是用了三十二式武當綿掌中最為凌厲的一招“藏針式”。講究的是厚積薄發,頗為厲害。
兩掌相交,無聲無息。
只是,兩人的身形,都各自頓了一頓。
俞蓮舟一言不發,緩肘松肩,左腳往後撤了一步,將對方勁沉勢雄的掌力卸去大半,正是武當功夫的借力要旨。
對面的殷揚,只覺得一股陰柔連綿的真氣,從自己的掌心處,一波波如浪濤般朝自己澎湃湧來,胸口即覺有些沉悶。雖然早就知道,若然比拼內力,武當派內功的氣長優勢,簡直可說是武林第一,而論起內力的深厚程度,自己又實在不如對方……但若說,叫其主動讓步,以他這輩子所養成的,有些目空一切的傲慢性格,卻是萬萬不可能的。
感覺到自己,已然再難駕馭住對手彷彿無窮無盡的內力逼進,殷揚的左手掐成劍指,點向俞蓮舟的面門。同時,膠著的右掌,氣勁一含一吐,硬生生地全力推出,意欲就此過了這掌再戰。哪知道,對方沛然莫可抵禦的掌勁,隱隱生出了一股奇異的吸力,牢牢地粘住自己的手掌,卻是想撤掌力都推之不開了。
不過,對方的粘勁雖屬巧妙,殷揚其人也自非弱者。
提氣丹田,待覺真氣上升,便即放鬆肌骨,存想玉枕穴間……
殷揚雙腿微曲,倏忽爆發,飛躍而起。收回的左手,順著縱勢,搭在自己的右手背上。十二成的六辯真氣,噴湧而出,身形整個騰在空中,竟是以臨空壓頂之勢,將全部的功力與自身重量,都朝下壓在了俞蓮舟的單掌上邊。
未曾料到,對手被自己掌力粘住,磨拼內氣的時候,還能一縱而起。俞蓮舟悶哼一聲,本位在前的右步,也是朝後一退。只堅持了剎那,就覺得對方掌力充沛已極,再也支撐不住。於是,也學著殷揚先前的動作,左掌按上右掌掌背,吐氣開聲,沉聲一喝,武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