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我們幹啦!幹!”
酒桌上回蕩起我在幽思中用山村腔調低沉讀頌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來!幹!我們一起同銷萬古愁!”石偉被我調出了興致,怪叫道。
大夥兒在齊聲喝“好!”中仰頭飲盡!
海濤把酒杯重重地砸在桌上,起身無比感慨無比激動無比興奮地走過來摟著我的肩膀,大聲道:“兄弟!哥們!好樣的!”
話音未落尚在這家名為“等待飯店”的室內繞樑,鄔慶芬就突然指著剛剛走進飯館的兩個人道:“咦?!這不是鄭學嗎?哇!他女朋友好漂亮!”
海濤也抬頭看到了,臉色驟變,馬上把身子別過來,試圖從我背後阻擋住我的視線。石偉他們也看到了,表情立時不自然起來。
我是背對著大門的,我聞聲也扭回頭看去!
一個很帥氣的男人剛好把手從雯麗的肩上放下來,似乎還眼睛一亮,對著我們走來。
記得齊爺爺常對劉老中醫說我就是他的那點念想,爺爺說這話的時候我總能在旁從他那渾濁的老眼裡看到湛湛神光,而劉老中醫就總會接上口說:是啊,不中用了,人要是老了沒那點子對兒孫的念想,那還出什麼味?
從來對人類情感都一知半解的我,童年少年時爺爺就是我的世界,豹子就是我的夥伴,我腦子裡想的就是賺錢,賺了錢就可以給爺爺治病,至於讀書只能說是大腦對填充空白的需要,它除了可以讓爺爺高興自己覺得世界時上還有這麼多稀奇外,其餘的就好象只剩下讓老師高興讓同學羨慕了。**曾說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只停留在“人如果沒有一點精神那就成了行屍走肉的”這個層次上,我並不能準確表達和認識這裡面到底有多少深遠的含義。
可我隱隱覺得這種所謂的精神和念想似乎就是我們生存的前提,要不然世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自殺的事件,這些自殺者有很多就是他們因為已經失去了生存的信心,失去了生存的理由,他們是在對生的絕望中才做出了結自己生命的舉動;可面對死亡製造死亡步向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如果說對生的絕望是因為沒有了那點屬於他自己的精神和念想了,那麼,這個精神和念想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果真那麼重要嗎?
這,我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
那我的精神和念想又是什麼呢?
我想我應該也有,但我似乎清楚它是什麼,又似乎不清楚。
到現在為止,我常常很想爺爺,很想我那不記得模樣的爹孃,爺爺總在我找他要照片時說沒有,也似乎很想那已不是屬於我的雯麗,也想那些關愛我幫助我保護我老師鄉親,我想將來掙錢好好報答他們。我還很想看完學校圖書館所有的書,在我看來那簡直是個寶庫,我甚至非常想我的豹子。
只是這是不是他們老人所說的精神和念想嗎?
!~!
..
第四章 標點的斷想(中)
都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其實換個角度換個語境來說,男人一戀愛,頭腦就變傻,這同樣也是對的。誰沒有傻過?對情感的處理,除了聖人之外我們這些凡人很少能保持正確的理智,支配著我們感官和行動的往往是決定於大腦的情緒化反應。
就在這個我轉身看去的剎那間,我彷彿明白了點什麼!
鄭學樂沖沖地拖著雯麗的小手來到我們桌前,略帶興奮地對著鄔慶芬道:“好哇,在這裡撮!”
雯麗在我看到她的同時也看到了我,一愣,似乎想起了什麼,臉剎地白了,有些畏畏地被鄭學拖著,嬌柔的身子有些僵硬,躲縮在鄭學的身後,眼神滯滯地看著桌面。
我曾以為我會把雯麗淡忘去,雖然常不自覺地就想起我和她的一切,但我真的以為那只是我對這段歷史的記憶,可我完全沒料到她依舊在我的靈魂深處還是這麼深刻著,我竟然似乎感到思緒、感官、手足都無所適從,
我只知道用死魚一樣的眼睛盯著他們倆正緊握著的雙手,我很想很想立時站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