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林致遠憤怒地說:“這就是在搞大鍋飯,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沒有打破這個壞規矩。嚴重偏離社會平均水平,說明有的崗位是在浪費勞動力成本,有的崗位價值過分低估,這種現象必須要改變。”
成風林辯解道:“這樣的情況在國有企業中非常普遍,央企更是如此。我們在央企中還算做得比較好的。”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五章摸底(十)
林致遠痛心疾首,說道:“老成呀,明明就是我們錯了,你還說我們不是最錯的,還有比我們錯得更離譜的。你也是個有二十年黨齡的老幹部了,怎麼一點是非觀都沒有,連對和錯都分不清。這是一個老共產黨員說的話嗎。你在認識上的誤區更叫我吃驚,我不知道這是你的個人觀點,還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態度。你怎麼老跟自己比,跟差的比,你就不能比一比更好的,最好的!我們吸引人才的手段不能僅僅只靠工資靠獎金,更要靠事業的平臺,靠企業文化。民營企業工資高,可民營企業有50萬噸的取向矽專案讓高階人才做嗎?民營企業走的低附加值賺錢快的路線不是適合所有人。正所謂人各有志,我們要吸引一批和鐵山鋼鐵志同道合,同心協力的人,不願意留下的,強留下來也沒用,他遲早要走的。願意留下的,我們一定要為人家設計好職業生涯和晉升通道,讓大家感到鐵山鋼鐵是在真正關心員工的成長,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給員工機會。這個人才流動的通道必須要開啟,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新人來了老人就不用了。先把一批副職的崗位拿出來,進行社會公開招聘,看看效果。”
成風林仍然不同意林致遠的說法,這種保護政策已經實行了幾十年,林致遠一來就要搞大動作,難道他想徹底推翻舊王朝建立新帝國。這個林致遠身上的霸氣太重,不像以前的老總,凡事低調低調再低調,做事平穩平穩再平穩。絕不搞推倒重來式的改革,頂多就是溫和式漸進式的改良。
成風林說:“您說的問題,以前的老總也曾經試行過,最終因為對外公開招聘的人不能適應我們的企業文化而離開,這是個慘痛的教訓。”
林致遠說:“現在連國資委都在搞公開招聘,我們怎麼不能搞。以前央企間的幹部只有上級任命才能相互調動,現在只要有本事,就可以去赴擂臺,有本事沒本事拿出來溜溜。央企之間的人才通道都已經開啟了,逐步走向市場化,我們為什麼打不開。難道我們的機構比中國油田還複雜,難道我們的幹部就這麼脆弱,經不起競爭,經不起比較。”
林致遠的強硬作風壓得成風林說不出話來。以前的領導以和諧穩定為主,顧大局,講穩定,把效率放在第二位。對於根深蒂固的矛盾採取能拖就拖,留給下一任解決的策略,一任接一任,就這樣安安穩穩的過了十幾年,一些老問題被埋在塵埃下。現在林致遠一來就要揭蓋子,醜的,爛的都要爆光,那個震動真是太大啦。這個林致遠真是唐吉柯德式的幼稚,真把自己當成拯救世界的英雄了。
林致遠查閱了近幾年新入員工的檔案,有些奇怪。近幾年新招員工,從學歷上看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本科生、研究生一大排,但清一色是應屆畢業生。
林致遠問:“我們從來不招有幾年工作經驗的熟練工嗎?”
成風林說:“國有企業每年的用人都有一定的編制限制。這個編制就會涉及到員工的戶口,檔案等等一系列事情。招聘應屆生這些就比較簡單,從學校調就是了。我們招新員工並不是缺少人,而是人太多了,招聘應屆生是為了補充人員退休,填充初級崗位的人員升級後的空缺。剛畢業的員工就像一張白紙,比較容易融入我們的企業文化,對工資要求也不高,不像工作了幾年的,要講條件。這幾年我們也招了一些有工作經驗的人,基本上都是高階技術人員,那都是董事會定的。”
林致遠對這一點百思不得其解。剛畢業的大學生是白紙,好塑造,這個沒錯,但他們也沒有工作經驗呀。難道鐵山鋼鐵是開免費培訓學校的,把這些新員工訓練好了讓他們跳到其它企業去?
成風林說:“近幾年鐵山鋼鐵除了招收一批應屆畢業生,也招收一部分大專生或中專生。而且這個比例越來越高。鐵山鋼鐵現在也很現實了,光招些學歷高,不會做事,眼高手低的大學生,不光成本高不說,也不是企業實際需要的人。企業還得花大把銀子從頭開始培訓。鐵山鋼鐵更需要能做事,能吃苦,對收入要求不高的技術工人。”
林致遠說:“說了半天,不管是大學生、研究生還是大專生,招的都是應屆畢業的?”
成風林說:“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