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可是,周梨花心如明鏡,從不上當。
她心裡知道,落到這樣有權有勢人家手裡,很難逃出羅網。
再說,來到李府雖多日,還未曾看到自己的恩人,怎好尋思別的。
於是,她對李成梁的邪念,都泰然處之。
只盼找個機會見到朱少陽,再做商議。
李成梁家的住室分前後兩院。前院東西廂房住的是簡役、僕人、護兵,後院裡才住著李氏家族的妻室老少。
朱少陽住在前院,周梨花給安排在後院左側的一間平房裡。
平時李家家法森嚴,沒有李成梁之命,誰也不許越院門一步,高高的院牆月門,把人分成兩個世界。
八月初一那天,李成梁帶兵去瀋陽處理軍務,清早全府出動,歡送總兵到東城門,回府的路上,周梨花借進店買行頭的機會,離開李家妻室婢女,慢慢地跟在男差壯夫之後。
她眼望著朱少陽的背影,既高興,又焦急。
朱少陽只知道傻走,連頭也不回,周梨花邊走邊琢磨計策。
當男差們快要走近李府院門口時,一個小石間子兒,朝黃狗打去,恰好打在狗耳朵上,疼得它一時嗷嗷直叫。
朱少陽趕忙回頭,當即發現躲在榆樹後邊的周梨花。
於是,他佯裝繫鞋帶,落在眾人之後,等李府的人相繼進院,他便悄悄地奔向大榆樹走去。
周梨花為避人耳目,輕手輕腳地黑溜進葡萄園,站在一架枝繁葉茂的葡萄架下。
朱少陽趕到她跟前。
周梨花平時唱戲,在人山人海之中都不怕,可此刻在一個二十幾歲的年青人面前卻發起窘來,她紅著臉兒,深鞠了一躬,說道:“多謝朱大哥上次搭救之恩!”
朱少陽聽了不好意思起來,連忙說:“沒有什麼,沒有什麼。”
兩人說笑了一陣兒,又談了各自的遭遇,感情更加融洽。
朱少陽感嘆地說:“相見恨晚,我真想不到你有那多不幸的遭遇,你真堅強!”
“哐!哐!哐!”城北雙塔寺的鐘聲響了。
每當這鐘聲響起,李府裡接來送往,迎親待客就開始了。
於是家僕、聽差、衙役就開始忙起來。周梨花、朱少陽聽到鐘聲,再不敢多留。
臨分手時,周梨花從左手指上,摘下一隻翠玉戒指,放到朱少陽的手裡,深情地道:“朱大哥,等我離開這裡,小妹願……”
朱少陽接過戒指,還想對周梨花說些什麼,可是葡萄園的老園丁已推開籬笆進來了。
朱少陽和周梨花相繼離開葡萄園,溜回李府,又開始了那“隔牆不得見”的生活。
這天中午,李成梁帶著一夥人,騎馬從瀋陽趕回廣寧城。
他剛洗漱完畢,換上緞子面天藍色官服,坐在客廳裡吸菸。
忽聽門口傳來大聲哈喝:“建州部圖論城主尼堪外蘭求見大人!”
李成梁放下菸袋,迎到客廳門口。
這時,尼堪外蘭一行十多人,已相繼腳蹬下馬石下鞍,李家僕人將大禮十件接過,抬進大門。
李成梁透過一道月門,看見禮架上放著:人參二袋、貂皮十張、鹿茸二架、野雞十對、猴頭五筐、在鯉魚八條、活兔五對、活狍子二隻、核桃二包、魚山果兩筐。
他走下客廳的灰磚臺階,笑盈盈地將尼堪外蘭接到客廳。
李成梁與尼堪外蘭敘談了一個時辰,這時酒宴已備齊,李成梁客氣地對尼堪外蘭說:“薄酒粗萊,請酋長吃頓便飯。”
尼堪外蘭步出門檻,只見八仙桌上,已擺好四個冷盤,白雞、醬鴨、閩生果、無錫脆鱔。檀香木條几上,放著杏花村竹葉青酒。
等尼堪外蘭,李成梁與陪客分賓主坐好後,隨著每一道菜,宴廳裡不斷襲來不同的酸、甜、香、辣之味,酒一落肚,李成梁話也多了。
他同尼堪外蘭一連幹了三瓷蠱,不禁吟詠起古人盛讚杏花村酒的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李成梁搖頭晃腦吟罷,又講起竹葉青酒的歷史,他從得天獨厚的“古井亭”講到竹葉青酒“清澈、幽雅、綿甜”的“三絕”。
尼堪外蘭見主人如此興奮,便說起一套套恭維話,來。
李成梁越喝越高興,最後命侍女將周梨花找來陪酒。
周梨花一邊斟酒,一邊唱著小曲,使李成梁頓時如痴如醉,自己彷彿成了仙人。
聽完周梨花的小曲後,向尼塔外蘭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