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一般高7~10米,重達30~90噸,有的石像一頂帽子就重達10噸。石像均由整塊的暗紅色火成岩雕鑿而成。所有的石像都沒有腿,全部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異。石像的面部表情非常豐富,眼睛是專門用發亮的黑曜岩或閃光的貝殼鑲嵌上的,格外傳神。個個額頭狹長,鼻樑高挺,眼窩深凹,嘴巴噘翹,大耳垂肩,胳膊貼腹。它們或臥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邊岸上。其中有幾十尊豎立在海邊的人工平臺上,單獨一個或成群成組,昂首遠視。所有石像都面朝大海,表情冷漠,神態威嚴。據統計,復活節島上總共矗立著800多尊巨人石像。
古文明覆活節島之謎(2)
王春來
連載:世界遠古之謎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王春來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
面對這些造型奇特、凸現精湛雕刻技藝的巨人石像,人們無不驚歎。在驚歎之餘,人們又禁不住要發問:這麼多的石像是什麼人雕鑿的?雕鑿如此眾多的石像的目的又是什麼?是供人瞻仰觀賞,還是叫人頂禮膜拜?還是一種與天神對話的方式?
有學者認為,復活節島石像的造型與墨西哥蒂華納科瑪雅文化遺址的石雕人像,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莫非它曾受到過古代墨西哥文化的影響?然而墨西哥遠離復活節島數千裡之遙,其影響似乎難以波及。
另一疑惑也困擾著人們:這批石像小的重2。5噸,大的一般重50噸,人們是如何將其從島北端的採石場運往幾十公里外的海邊的呢?當地的島民說,這是靠鬼神或火山噴發的力量。也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傑作。還有人似乎很“內行”,聲稱雕刻好的石像可以藉助圓木滾到海邊,但此說立即遭到反駁,理由是島上根本就沒有生長過高大喬木。
後來有學者提出兩個假設:其一,用繩索牽拉,使石像底部兩側分別著地,類似人走路一樣向前移動。其二,用橇棒、繩索把躺在山坡上的石像搬到大雪橇上,在路上鋪上茅草蘆葦,再用人拉,使棍撬一點一點移動前進。為了驗證這兩個假設的可行性,這位學者組織人力作了模擬,結果證明都行不通。
再者,有的石像還戴著沉重的石帽。一頂石帽就重約2噸,把石帽戴到巨石像頭上,起重裝置必不可少。它們到底是如何被安置上去的呢?就在幾個世紀之前,島上的居民還未掌握鐵器,怎麼可能開化到發明起重機呢?另外,島上不長樹木,連滾木滑動這種最原始的搬運裝置也不可能存在,吊裝裝置就更加不可思議了。此外,還有人力問題。製造800多尊石像起碼需要5000個強壯的工人。在幾個世紀之前,小島上僅生活著幾百名土著人,他們過著近乎原始的生活,根本沒有可能養活5000名工人。究竟是什麼力量完成這麼多石像的?是神的力量,還是外太空的力量?
最後一個就是時間問題。據考證,人類登上覆活節島始於公元1世紀,石像的底座祭壇建於公元7世紀,石像雕鑿於一個世紀以後。到12世紀時,雕鑿活動進入鼎盛時期,前後歷經四五百年。大約到1650年前後雕鑿工程停了下來。從現場環境看,當時忽然停工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突遇天災,比如火山噴發、地震或海嘯,但這些都僅僅是猜測。
圍繞著復活節島巨石人像包含的一系列玄奧難題,無數科學家絞盡腦汁,但百思不得其解。
復活節島文明另一神秘之處是其獨特的象形文字——朗戈朗戈文。它書寫於木版之上,當地人稱其為“科哈烏·朗戈朗戈”。
“朗戈朗戈”是復活節島最神奇的謎團之一。羅格文發現復活節島以後,一批又一批的歐洲白人包括航海家、探險家、科學家、傳教士、海盜、奴隸販子接踵而至,復活節島從此失去寧靜,厄運從此降臨。1862年,一支來自秘魯的販奴海盜船隊從復活節島掠走1000多島民,其中包括國王父子以及那些能讀懂朗戈朗戈文字的老人。後來駐利馬的法國領事遣返了其中100多個島民,結果又將天花傳入島嶼致使更多的人遭劫。1863年復活節島居民已由白人初至時的4000人驟減至1800人,1870年進一步減至600人,5年之後僅存200人。至此,朗戈朗戈文字的秘密隨著肆虐的災難性傳染病的受害者一起被埋葬了。
歐洲人著手研究朗戈朗戈文大約始於19世紀60年代。最先認識“朗戈朗戈木板”價值的是法國修道士厄仁。厄仁在島上生活了近1年,深知此木就是復活節島的古老文字。“朗戈朗戈”是一種深褐色的渾圓木板,有的像木槳,上面刻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