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不喜歡這樣的拷問,他們會繞開問號說:“有那麼玄嗎?幹嗎要愛就得死呢?我又要愛,又不死。”
是的,愛,不一定要死。這裡強調的是一種觀念,是把愛看得高於生命或者相反。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已經越來越僅僅體現為文字上的美麗了。“好死不如賴活著”是大多數時代的主旋律。
許多人不知道,求生畏死,只是一個人最低階的生命需要。
在這個需要之上,還有許多越來越高的境界。銘心刻骨之愛,便是最高境界之一。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登上過珠穆朗瑪峰的人,哪裡還會把郊外的一座土丘放在心上呢?
有了刻骨銘心之愛,便可說已不枉此生,便可說已經到達了彼岸世界。生與死,已經都成了身外之物,可以拋諸腦後了。
還不曾有過銘心刻骨之愛的朋友,你可不能輕視生命,你要好好活著,等待你的生命奏出它的最強音!
31照亮生命
這兩枝蠟燭便像是我和龍兒,一枝點到了盡頭,另一枝跟著也就滅了。
——《神鵰俠侶》第28回
愛情能夠照亮生命。
當一個人把愛情視若生命甚至高於生命時,那麼,愛情的長度便是生命的長度。
愛情的火焰萌發在兩個人的心裡,兩團火互相照耀,互相溫暖,彼此都是對方的火源和助燃劑。它們同閃爍,同明滅,互相均在對方的映象中確認自己的存在。所以,當楊過看到兩枝蠟燭幾乎同時滅掉時,在黑暗中想到了自己和小龍女也是這樣。
當戀愛中的一方不能繼續生存時,從生理學上講,另一方是可以生存下去的。但是,那種純粹的生物運動方式又有什麼意義呢?愛的物件死了,愛情便喪失了附麗,就像火苗離開了燃燒物,薪既已盡,火終究要熄。
楊過和小龍女深深懂得愛情與生命之間的關係,他們都是至性至情之人,所以他們的生命閃耀出巨大的光輝,千萬年後,也必仍將為世人所激賞,所傳頌。
32大愛普照
你一關懷我,十多年的修煉前功盡棄,對人人都關懷起來。
——《神鵰俠侶》第29回
真正的愛情不是自私的。
愛,使人摒棄一己私慾,衝破狹隘心胸,從自己的利益想到對方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天下人的利益。
小龍女天生心地善良,師父怕她日後吃苦,因此要她修習得無情無慾,什麼事都不過問。但她並未由此而天良泯滅,一點點地遁入虛空,而只是天真質樸,不通世故而已。一旦燃起了對楊過的愛情之火,那份天生的善良反而發揚光大起來。她不僅同情、掛念“好人”,連那些欺辱她、傷害她的“惡人”也一併關懷,由一己之愛走向了博愛。
自己幸福,也希望別人幸福,乃至自己不幸福,也希望別人幸福,這就叫菩薩心腸,這就叫佛心。愛情的煉獄,正是通往佛心的道路之一。
33情不一定美
情之為物,有時固然極美,有時卻也極醜。
——《神鵰俠侶》第31回
“情”字本身,並不意味著它是一個褒義詞。
與“愛”結合,它便美;與“欲”結合,它便不一定美,甚至可能很醜。
情是一股巨大的動力,它可以激使人去做許多平時做不了、不願做的事,至於這事是好事還是壞事,則往往不在第一考慮之列。
有的人,為愛情而奉獻自身。
有的人,為情慾而殺害對方。
有的人,因愛情幸福而努力工作,造福人類。
有的人,因情慾不遂而獸性大發,禍國殃民。
當然,愛與欲並不是截然對立的,二者若統一之時,那是最美不過。二者相背之時,則不免常常不美。
楊過和小龍女,由情生愛,由愛生俠,把自身的幸福和天下蒼生的幸福相聯,其情何等之美。
而李莫愁那樣的人,因自己失戀,便恨盡天下之人,要把人人都折磨得和自己一般悲苦,造下無數罪孽。儘管她也有可憐可嘆的一面,但其情終究是不美的。
情的美和醜,金庸都寫出了極致。
34恨斷河嶽
一個的骨灰撒在華山之巔,一個的骨灰倒入了東海,叫他二人永生永世不得聚首。
——《神鵰俠侶》第32回
這是“赤練仙子”李莫愁自述的處理陸展元和何沅君一對愛侶骨灰的方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