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作;就一切未決問題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體面的解決方案。伊拉克當即表示接受這項決議,伊朗開始既不接受也不拒絕,直至1988年7月才正式表示接受。8月,兩伊實現陸、海、空全面停火,隨即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兩伊開始直接談判,討論落實安理會第598號決議有關的問題。
1990年4月,兩伊關係出現轉機,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致信伊朗總統拉夫桑賈尼,提出希望兩國首腦舉行直接談判,解決兩國間的問題。6月,伊拉克主動向伊朗提供地震救災物資,伊朗方面表示感謝。7月,兩伊外長在日內瓦舉行停火以來的首次直接會談。8月,伊拉克宣佈從伊朗撤軍,交換戰俘,在1975年《阿爾及爾協議》基礎上解決兩國邊界問題,伊朗對此予以響應。
科威特沒有想到,兄弟般的薩達姆…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給雙方帶來沉重災難。據統計,雙方死亡60萬人,其中伊拉克20萬,伊朗40萬;兩伊受傷人數多達100萬,其中伊拉克約40萬,伊朗約60萬;戰爭消耗和經濟損失約達5400億美元,兩國的經濟發展最少推遲20到30年。兩伊戰爭還危及海灣國家的經濟和國際航運安全等領域。戰爭期間,500多艘中立國船隻遭到襲擊,其中50多艘被擊沉,損失貨物達1000萬噸。兩伊人民是這場戰爭的直接受害者,伊拉克人民企盼在戰後能夠休養生息,過上太平日子,但事與願違,薩達姆又把他們拖入到另一場更為悲慘的戰爭中。
震驚世界的海灣戰爭
1990年5月上旬我隨萬里委員長訪問伊拉克,有幸參加了總統的會見,在長達兩個小時的會見中,薩達姆談了他對國際形勢和對中東、海灣形勢的看法,尤其談到石油問題的重要性及阿以衝突的嚴峻性。萬里委員長闡述了我國對一些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的原則立場。兩國領導人還探討了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的途徑。
訪問期間,我曾有一種預感,兩伊戰爭雖然已經結束,但中東、海灣地區並不太平,仍將是多事之秋。果然,在我們訪問伊拉克兩個多月後,便爆發了海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