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做個任務,漂亮寶貝把自己搭上了沒有主動技能?我無敵了!重生阿拉德之我是不滅勇士末日重生:冰火征途強制愛!在快穿世界和老闆談戀愛足球:滿級天賦,歐洲豪門咽口水四合院的逆襲人生拐個大聖生猴子名柯:瘋批真酒少主是個團寵為什麼?重生後一切都變啦黑暗!光明明鏡暗不治秦國第一駙馬,原來是個女人虹貓藍兔七俠後傳王者:爆殺全網高手穩居巔峰榜一吳勝與思梨愛情之旅穿書後我要殺瘋了小桔子成長記NBA:我以控衛封神鬼滅:不會呼吸法?我請緣一代打

遵義和廣西的西部;南方的今越南、泰國,西方的今緬甸,三個國家的北部,俱曾一度為南詔所征服。自第八世紀中至第九世紀末,儼然為東南亞洲一大國,雖臣服於吐蕃,實則無異於分庭抗禮,同成唐室心腹之患。唐朝末年至不得不調徐州之兵遠戍桂林,以防南詔,因釀龐勳之亂。所以《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南蠻傳》的《南詔傳·贊》末說,〃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以前歷史學家之重視南詔和唐朝歷史的關係,於此可見。

清朝學者在歷史研究方面有很多的貢獻,而治南詔史者卻寥寥可數。近二十年來,南詔的歷史方始得到若干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的注意,他們的著作為南詔史的研究開闢了道路。①本文就南詔史上與民族、文化以及史料方面有關的若干問題,提出一點意見。這些意見只是試探或假設的性質,不敢說就能闡明南詔史上的一些疑問。〃舊學商量〃,還望治西南民族史的專家予以指教。

◇BOOK。◇歡◇迎訪◇問◇

第50節:二 南詔史上的民族問題(1)

二 南詔史上的民族問題

西南少數民族的歷史上有許多問題都是很複雜的,例如民族堆積層次問題,就是一個。以雲南為例,莊開滇以前和以後,有哪些種族在雲南活躍過或生活過?他們之間先後的關係又是怎樣?幾十年來其說不一。②又如漢唐間雲南著名的豪族爨姓③,以及樊綽《蠻書》所提到的東爨烏蠻、西爨白蠻又是些甚麼種族?蠻書既然說〃六詔並烏蠻〃④,何以又不算入東西二爨之內?這些烏蠻白蠻是土著呢?還是自他處遷徙來的呢?《華陽國志》提到青羌,《蠻書》也有劍羌、大羌的名稱,①這些青羌、劍羌、大羌都出見於古代雲南比較偏西的地方,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羌、爨以及六詔究竟有無關係?諸如此類的問題,中外學者紛紛議論,至今意見不能一致。

這些問題之中,民族堆積層次問題又是比較複雜的一個,須待考古學人類學的工作相當地展開,才能有所決定,暫置不論。現在只就兩爨、六詔、青羌、劍羌、大羌,提出個人的意見。

蒙古憲宗三年(公元一二五三年)忽必烈平定大理以後,於雲南立合剌章及茶罕章兩管民官,合剌、茶罕為蒙古字,義雲黑、白。據伯希和、沙海昂(A。J。H。Charignon)以及羅克諸人的解釋,中國史籍上的戎、爨、章三字,實即同名異譯,只因時代不同而有所變化而已。②伯希和諸人的解釋,大體上是對的。因此我們以為雲南古代的民族情形有一部分是如下面所假定:

東爨烏蠻、西爨白蠻、六詔以及青羌、劍羌、大羌,不是雲南土著,而是原來居住在陝西、甘肅、四川、西康四省之交隴山山脈一帶逐漸向南遷徙的氐族和羌族。這些氐族和羌族一部分進入成都平原,後來沿著岷江流域南下,經今四川宜賓、慶符、雲南昭通,以至雲南安寧以東。這一支是為爨族。又一部分沿著岷山山脈以西散佈於今西康省境內,其南遷以至於雲南大理一帶的一支,名為六詔,青羌、劍羌、大羌俱應包括在這一支之內。他們雖然都屬於氐族和羌族,而同源異流,所以六詔為烏蠻,而不算入東西二爨之列。

茲從地名、傳說、姓氏幾方面來說明上面這一個假定。

戎是古代西方的一個重要種族,極盛之時,勢力達到今洛陽附近。周秦之際,戎族逐漸退到隴山山脈的中心地點今天水、武都以及四川的北部。這時候的戎族以氐、羌兩族為其主要的成分。秦興於天水附近,緊鄰西戎。公元前第七世紀,秦穆公始〃東平晉亂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公元前第四世紀末,秦滅巴蜀,於是秦遂有今天水、武都以及四川北部的大部分地方。公元前二二一年,秦並六國,置三十六郡,其中如上郡、北地、隴西、巴、蜀諸郡,原來都是西戎故地。漢族與西戎的衝突,至秦置三十六郡始第一次告一段落。上郡、北地、隴西、巴、蜀諸郡的建置,即是說明漢族的勢力已正式進入到這些地方,而以氐、羌為中心的西戎,不得不向西向南以山嶽地帶為其藏身之所了。秦之闢地千里建立郡縣,是經過一番鬥爭的。《後漢書·西羌傳》曾紀有下列的一件事:

羌無弋爰劍者,秦厲公時為秦所拘執以為奴隸,不知爰劍何戎之別也。後得亡歸,而秦人追之急,藏於巖穴中得免。羌人云爰劍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為其蔽火,得以不死。……①

秦厲公之立在公元前第五世紀前半期。《後漢書》的記載說明秦虜掠羌人作為奴隸,並用相當殘酷的方法迫害他們。《華陽國志·蜀志》還載有秦惠王移民巴蜀的事

目錄
穿越成為一代軍師:桃花微醉煙花痣歸香寡情皇上放學了我可以吻你嗎我的跋扈前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