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內容簡介
李開復博士的新著《與未來同行》彙集了近八年來他撰寫的25篇與人才成長、科技創新、企業文化和青少年教育等相關的文章。從寫於八年前的《我的人才觀》,一直到這個月才剛剛寫完的《給中國高校的一封信》,它們中的每一篇都是李開復博士過去八年裡用寫作的方式關心中國科技與教育事業,關注中國青年學生成長曆程的縮影,它們中的每一篇也都凝聚著他對中國科技、文化與教育事業的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這些文章劃分為三個主題,它們分別是:
迎接未來——給青年學生的信
這一部分收錄的是自2000年以來寫給青年學生的七封公開信。以公開信的方式與廣大青年學生交流思想,向他們介紹學習和成長的經驗。
創造未來——網路時代的創新、人才與文化
收錄在這一部分的文章可以說是寫給中國企業的“公開信”。在這些文章中剖析了微軟、Google等著名跨國企業的成功之道,探尋了網路時代中IT產業和現代企業所要面臨的諸多根本性問題,並針對科技創新、人才戰略以及現代企業的管理與文化等話題介紹了他的想法和建議。
憧憬未來——未來一代的教育和成長
收錄在這一部分的文章均與中國的教育事業以及青少年的成長相關。其中不但包括寫給主管教育工作的領導人或高校管理者,探討中國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公開信,也包括我向關注中國教育事業的人以及廣大學生和家長介紹國外教育領域的成功經驗,推薦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先進教育理念的文章,甚至還包括回憶李博士自己的大學生活的一篇“趣文”。
全書約40餘萬字,定價:元
中國的青年,希望這本書能伴你同行,幫助你用堅定的步伐和無限的激情走向屬於你自己的美好未來。
中國的企業,希望這本書能為你帶來靈感和信心,幫助你的企業在國際化的大舞臺上從容應對,決勝千里。
中國的高校,希望這本書為你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建議,幫助你在建設世界一流學府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中國的家長,希望這本書給你帶來啟迪和智慧,幫助你培養出21世紀所需要的一流人才。
——李開復
。 想看書來
作者簡介
李開復,祖籍四川成都,1961年12月出生於中國臺灣。11歲赴美求學,1988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他所開發的世界上第一個“非特定人連續語音識別”系統被美國《商業週刊》評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學發明之一。李開復博士是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美國百人會會員。
李開副博士先後在蘋果公司、SGI公司擔任要職。1998年,他加盟微軟公司,親手創辦了微軟中國研究院(後更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2000年升任微軟公司的全球副總裁。2005年7月19日,李開復博士加入Google公司,並被任命為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
李開復博士非常關心中國青年的成長,致力於幫助他們成為國際化的人才,在青年學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2005年被大學生評選為最有魅力的人物。僅最近一年就有超過12萬大學生現場聽過他的演講,他創辦的“開復學生網”()註冊人數已經超過15萬人,他專門為中國青年而寫的第一本書《做最好的自己》是2005年和2006年最暢銷的圖書之一。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目錄
自序 3
第一部分 迎接未來 ——給青年學生的信 7
給中國學生的第一封信 ——從誠信談起 8
給中國學生的第二封信 ——從優秀到卓越 20
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 ——成功、自信、快樂 31
給中國學生的第四封信 ——大學四年應該這麼度過 49
給中國學生的第五封信 ——你有選擇的權利 66
給中國學生的第六封信 ——選擇的智慧 85
給中國學生的第七封信 ——21世紀最需要的7種人才 108
第二部分 創造未來 ——網路時代的創新、人才與文化 124
中國軟體業的機會 ——抓住機遇、挑戰未來 125
網路是泡沫嗎? 139
新一代網際網路的七大趨勢 160
微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