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的“知本家”群體所組成的生產力將成為一個行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競爭的關鍵因素。目前全國有3800萬專業知識分子,他們正在成為在眾多方面具有示範意義的社會群體,也是我國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社會載體。 知識分子從事的是高度專業化、技術化的工作,並具有專門的從業資格,從而能夠獲得高出其他人的經濟收入,其職業地位得到社會的肯定。知識分子是專業領域中的專家,知識成為獲得物質利益的基本前提。 國家統計局《首次中國城市居民家庭財產調查總報告》顯示,戶主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長,家庭財產越多。戶主文化程度為碩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財產最多,戶均財產為萬元人民幣;戶主文化程度為小學的家庭,戶均財產為萬元人民幣。戶主文化程度與家庭財產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係,顯示以人力資本為主進行分配的格局初步形成。 若干年前人們熱烈談論過的“腦體倒掛”現象已經消失,而今專業技術人員占城市高收入群體的比重迅速擴大。這是知識經濟飛速發展、技術市場化的結果。 在工業化、現代化程序中,知識分子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作用和社會地位。最早的知識分子,就像知識社會學創始人曼海姆所說,是“自由漂浮者”——一個沒有根基的社會階層,因為不明確隸屬於某一個階級,因而有著自由思想的特點。“在沉沉黑夜中擔當守更人的角色”,這是“人文知識分子”的經典闡釋。但今天,這樣的知識分子群體,在許多人看來已不復存在。眾多知識分子成為以知識謀生的職業群體。    
未來的中產(2)
有人以為中國現在的中產者是改革初期的那些暴發戶。事實上,中國的分配格局已經由當初靠“膽量”和“投機”獲取財富,轉型為以人力資源和資本要素為主導。 中國各大城市正在形成一個具有高文化層次、工作穩定、收入豐厚、生活質量較好的社會群體。這個群體的現狀,在很大程度上接近現代社會職業知識分子的特點。 職業知識分子是中產階層的主要組成部分。據調查,約40%的職業知識分子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加上擁有房產,把他們劃歸中國社會中產階層是名副其實的。     。 想看書來
非典型路線(1)
制定合理的路線圖,選擇恰當的財富增長方式,是能否中產的關鍵。中產有三條典型路線——職業、自由職業、創業。 除這三條路線之外,也並非別無他途。 1.婚姻。自古至今,婚姻一直是改變自身社會地位與經濟條件的重要方式。攀龍附鳳、乘龍快婿、嫁給有錢人、女白領金老公,都是吸引眼球的關鍵詞。 2.遺產。對於獨生子女結成夫婦的家庭來說,意味著可以繼承雙方父母的遺產。我國自1994年提出開徵遺產稅,至今尚未實行。但是,徵收遺產稅的周邊環境(如儲蓄實名制)已日漸成熟,遺產稅呼之欲出。遺產稅的特點是起徵點高,稅率累進。也就是說,繼承得來的錢財越多,納稅比例也越高。我國以中產家庭的財產標準作為起徵點的可能性比較大。 3.彩票。彩民成為百萬富翁的訊息頻頻見諸報端: “2001年山東省的福利彩票銷量達16億元人民幣,共產生百萬元以上的大獎193個。” “‘重慶風采’電腦福利彩票自去年4月開始發行以來,已經產生了50位百萬富翁。” “今年,滬上兩種電腦彩票8個月開出了36個百萬元以上大獎,每5天產生1個百萬富翁。” “佛山即開型彩票半天產生3個百萬富翁。” …… 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先後推出了福利彩票、體育彩票、足球彩票,平均每一個省市區、每一種彩票、每一個星期,都有可能產生一個甚至更多百萬富翁。 4.權力尋租。不合法的和不合理的財富轉移,使得國家和個人的財富迅速集中到少數人的手裡,形成一個數額巨大的非法高收入階層。據估計,國有資產的流失每年大約有1000億元人民幣。 財富轉移主要有兩個途徑。 一是已有社會財富的轉移。這主要是指透過各種途徑使已經形成的國有資產流向個人手中,這是過去20年中影響社會貧富狀況的一個重要因素。20世紀80年代,國有資產流失的方式主要是“價差”,僅1988年就在3569億元以上,約佔當年國民收入的30%。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的方式是“圈地”,也是幾千億元。最近幾年,主要方式是利用國有企業改制、資本運作、行賄受賄,將國有資產非法地轉移到個人手中。 20世紀80年代,雖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