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麼決定?風險和權衡都有哪些?(比如依賴關係。)
? 後設資料:標題、簡短描述、作者、功能團隊、優先順序、成本和狀態。
就這些了!“狀態”後設資料可以是個工作流,也可以是個檢查清單,但不能太複雜。
“但威脅模型放在哪裡?還有隱私宣告呢?原始碼插樁或者效能度量呢?”我可以聽到你在提出這些要求。請你冷靜一下!這些條目屬於質量檢查,我在後面很快就會談到。規範書結構本身是簡單的,比實際需要的多一點或少一點都不行。這樣才能容易寫,也容易被人讀懂。
線上資料:規範書模板(Spec )。
變得穩健
規範書必須是穩健的。它必須是可被驗證的,並且所有定義的功能需求和質量需求都能被滿足。你可能會問,“怎麼做到?!”但你說“怎麼做到?!”究竟是什麼意思?怎樣在第一時間驗證需求?那就要編寫測試,對嗎?對!這就是你怎麼寫出一份穩健的規範書的方法。在規範書的第一節中,當你列出功能和質量上的需求時,應該包含如下內容:
惟一標識 優先順序 功能或質量 簡短描述 相關應用範例 用於驗證需求的測試
如果你不能指明一個測試來驗證一個需求,那麼這個需求就不能被滿足,因此要把需求丟棄。不能丟棄?那好吧,重寫需求,直到它能被測試為止。
作者注:我相信,一個可靠的設計把“測試”和“需求”放在基本同等重要的地位。每個需求都應該有一個測試。每個測試都應該基於一個需求。這將導致:清晰而可被驗證的需求;更加全面的測試;一致的完成標準(即所有測試透過等於所有需求得到了滿足);以及更好的設計,因為測試驅動的設計自然要更加簡單,更加內聚,具有更松的耦合。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獲取反饋
在規範書付諸實現之前,越多的眼睛看到它,它就會變得越好,並且將來要求的返工也會越少。如果你想很容易就能獲得反饋,你也想別人很容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