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許能夠接受她略出格的行為,歷禎帝卻不一定。
所幸寧博容現在也不著急,她連這太子妃的工作也是剛剛上手罷了。
明明是嫁了人的;但寧博容反倒有種小清新剛剛開始談戀愛的感覺,劉湛每日裡也是忙到飛起,但不管如何忙,每次都會回東宮與寧博容一道吃飯,呃;雖然說寧博容覺得這位……大抵還是因為菜色的關係吧?
因為寧博容知道劉湛喜歡吃甜食,這次特地是帶了一本食譜進了宮的,於是就照著酸甜口味的南方菜做,掌食女官碧璽只當寧博容在南方長大愛吃這等菜色,卻不知道實則是他們家太子愛吃。
寧博容一直堅信一點,感情都是培養出來的,如今她和劉湛,就處於十分順利培養感情的階段,連在一張床上睡覺都漸漸變得習慣起來。
“因是第一次辦宮廷宴,大抵的那些我都不改變,只是這點心和酒水項上,稍作一些調整。”寧博容道,然後看著劉湛頻頻朝著那道糖醋排骨進攻,桌上的松子桂魚,同樣是劉湛鍾愛的菜色。
劉湛聽她說,笑道:“你決定就好,阿父在這等事上,原就不大介意,你釀的那幾壇酒,他卻是極喜歡。”
那是當然,這年頭,似她那般給酒提純的法子還未出現,自不是煮酒能比的,宮中也就那御供的葡萄酒能勝她一籌,但歷禎帝卻不愛葡萄酒那等甜味兒,寧博容釀的那幾壇竹葉青自是成了他的心頭好。
竹葉青此等酒並非寧博容所創,早在南北朝就已經出現,唐時便是貢酒,可惜這年代的竹葉青,與寧博容記憶中的壓根兒不是一回事,或者說……根本不能比。
寧博容雖不好酒,但許久之前好歹是嘗過竹葉青的味道,因為家中也有長輩愛這種酒,倒是和她講過些許,例如她做的這竹葉青,加梔子、砂仁、公丁香、白菊花、廣木香,自然更是少不了竹葉,最主要的是,以汾酒作為基酒,汾酒的歷史比竹葉青更加悠久,也是貢酒之一,但這年代的汾酒……不是白酒,而是黃酒,因酒的蒸餾之術,才是剛剛發展起來。
原寧博容偏居雲州之時,從未見過蒸餾酒的器具,到了京城,反倒見了那鋼製燒鍋,北方卻是已經有了蒸餾酒的雛形,卻偏生是拜……煉丹的發展所賜,幸好大梁數代帝王,皆是對此等煉丹長生術沒什麼興趣,否則,這還真是歷史上讓帝王誤入歧途的主要方式之一。
有了這模具,不僅僅用火迫法,再加過蒸餾提純過後,那白酒的度數就相當可觀了,比黃酒要燒人得多,透過此等汾酒做成的竹葉青,口感有汾酒的綿香,卻又不會太烈,正討了歷禎帝的歡心。
“那不如我先做那幾道點心,給阿父嘗一嘗?”
此時的宮廷,還不似是後世一般,父皇什麼的叫得十二分恭敬,劉湛等皇子,大多時候叫歷禎帝還是直接叫阿父的,寧博容自也隨他。
“也好,不過阿父不大吃點心啊好像。”劉湛抓了抓下巴說。
寧博容嘴角動了動,很想說,該不會是……那些點心不夠甜吧?
經過試驗,他們劉家人,有不愛吃甜食的嗎?
因為是要到御宴上用的,寧博容自是對這點心很是花了心思的,不僅僅口味要佳,外形更要好看,單單是模具,就讓做了一堆。
話說,這權力的滋味果真是有魔力的,例如她以前要做什麼,雖也是吩咐下去,要做好卻仍是要時刻操心,找什麼工匠,做得如何,皆是不能保證,如今沈飛太子妃,她一句話下去,這幾十數百人就立刻動了起來,等東西送到她跟前,端的是完美無缺。
四色果脯,黑色醉棗、硃紅嘉慶子、盈綠青梅、明黃糖杏,四色點心,玫瑰餅、八珍糕、雪花酥、水明角。
這四色點心不僅名字好聽,這模樣也是風雅,玫瑰餅用鮮花模,不同於現在那些做點心的模具,寧博容讓做的那一個個小巧玲瓏,就似是半開的玫瑰花,這餅製成,加了玫瑰花汁,色澤明麗,異香撲鼻,用的方子卻是寧博容早在雲州做過又改良了的,甜而不膩,入口生香。
至於八珍糕原是茯苓、扁豆、蓮子、山藥、黨參等八珍,用麥芽、藕粉替代黨參、白朮之後,氣味卻好聞許多,由八珍和著糯米麵、白糖研磨成細粉,以模具製成水晶糕模樣,上撒一層薄薄的糖霜,瑩白如雪不說,只一嘗,這做得恰到好處,入口即化。
雪花酥實則是用頂酥餅的做法,生面加糖以油和麵做內層,內裡形成許多層之後,層層相疊,內餡兒卻是特別的鹹中帶甜,這餅焦香可口不說,難得的是內裡色澤金黃,層層如雪花般薄,吃來更是非酥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