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洲理化縣,如今寧博裕已經是理化縣的縣令,一方父母官,不比當初當縣丞之時,經常住在縣衙不回來,崔氏給他準備的兩進院子並不常住,但阿杏仍然將之打理得乾乾淨淨。
“洵拜見姨母。”沈七恭恭敬敬地行過禮。
崔氏微笑道:“七郎怎會在此間?”
“因要靜心讀書,外祖父去世後,這處屋舍便空了下來,理化縣山清水秀,平素安靜,我便搬到此間來住,已然有大半年了。”沈七淡淡道。
寧博容原要來找崔氏,卻是在簾後腳步頓了一頓。
……這沈七,怎麼有點兒陰魂不散的意思?
這也太有“緣分”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總算是準時了?
謝謝15387339的地雷,愛你,╭(╯3╰)╮
第 053 章 遠行上京
寧博容皺著眉在簾子後面停住腳步;外間沈七卻是規規矩矩地朝崔氏問好,此時已然開了春;理化縣正是桃紅柳綠的好時節,但沈七的外祖去世之後;他自是沒有理由留下用飯的,崔氏招呼地雖然客氣;沈七卻也不好意思一直磨到用飯的時間。
若是換做劉湛,怕是能有那麼厚的臉皮;沈七卻不行,他的教養和性格讓他做不到那樣死皮賴臉。
哪怕是真的喜歡並未走出來的那位少女,他也願意為之努力;卻到底沒辦法放下所有的身段去討好,這是個性使然。
於是;坐了一會兒之後,見寧博容絲毫沒有出來的意思,他只得默默離開。
走到門口,看著兩家之間只一牆之隔,他的心情又好了起來。
比起潞洲到雲州的距離,這一牆之隔,已是十分近了好嗎?
而這時,寧博容才出來,抱怨道:“這麼長時間才走,害我在後面站了這麼久,阿孃,這個是不是要這樣弄?”
她從來不是拖泥帶水之人,既然覺得沈七不適合,那就壓根兒沒有想過再與他有什麼牽扯,是以哪怕沈七表現得再明顯,寧博容也沒什麼興趣。
崔氏卻若有所思,“阿容,怕是這沈七郎,當真心悅於你。”
寧博容瞪大了眼睛,“阿孃!”
“好了好了,不說了。”
寧博容嗔道:“若是一個人喜歡我我便要嫁給他,那我能嫁幾個人啊!”
崔氏笑了起來,“是是是,我家阿容只有一個,自然得挑一個最好的人家。”
這回卻輪到寧博容不說話了。
崔氏接過寧博容拿著的五色絲棉,應道:“這樣就可以了。”
這是寧博裕成親時需用到的東西。
不僅如此,還要準備氈席、青廬和百子帳,還有小金銀盞子,準確的三斤粟、三斤麻,還有三支箭,這都是大梁傳統婚禮上需要用到的東西,更別說那早早養著的大雁了,而這一切對於寧博容來說都相當新奇。
之後的好幾天,沈七幾乎天天報道,寧博裕縣衙中有些忙,卻也在家住了好幾天,寧博容敏感地發現,現在他同沈七還挺熟悉的。
越來越臨近婚禮,這天夜裡,寧博容弄了幾個冷盤,鹽水毛豆已經成為寧家常吃的小菜,又有拍了些許蒜泥的涼拌黃瓜和一盤子涼拌菜,卻是切成細絲的蘿蔔,同香菜拌在一起,滴上些香油,就是一道開胃冷盤,還有一盤子酸筍丁、香菇幹、蛋皮切絲加上一點點雞脯絲做的三鮮什錦,加上她親手釀的青梅酒,放進食盒去找她家阿兄聊家常。
這天寧博裕下衙早,洗過澡便在後院的小亭中讀書,寧博容便直接去了。
“阿兄!”
寧博裕見是她來,十分高興地放下書,“阿容怎地現在來了,可是有什麼話說?”
“咦,阿兄這是要下棋?”
寧博容將食盒放下,看到了寧博裕面前的棋盤。
“不錯,和阿洵約好了一會兒下棋。”寧博裕點頭道。
寧博容面容古怪,“……阿洵?”
“是啊,不就是那沈家七郎?他雖年紀不大,懂的事卻不少,且在這理化縣,這盤根錯節的關係若不是有他幫忙,我這縣令可不會做得這樣輕鬆。”寧博裕認真道:“他既誠心相交,我自也真心與之來往。”
寧博容挑了挑眉沒再說什麼,將食盒中的小菜一碟碟放下,鹽水毛豆、涼拌黃瓜、開胃冷盤、三鮮什錦,並一小壺青梅酒,在這溫暖的南方春末的天氣裡,坐在涼亭中看向那已然碧綠盈盈的初荷,實在是一種享受。
“既如此,阿青,一會兒再送一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