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又向王斌城討了個口彩:“大哥,這一次,大哥實在是顯足了威風,想必擴編成師不成問題,做妹夫的先恭喜一聲。”
王斌城一聽這話,臉色反而低沉下來,過了一會才說道:“妹夫,你是自己人,我也和你說實話,這次能不能擴旅成師,還真是未知數啊!”
柳鏡曉和完顏玉琢同時開口:“大哥,這話怎麼說?”
王斌城找了乾淨地方坐了下去,道:“坐下來說!”
柳鏡曉找了張報紙讓完顏玉琢坐下,自己就隨便在旁邊坐下,王斌城開口說道:“原因就是出在我的身份上。”
柳鏡曉就為王斌城抱不平:“大哥,你的出身又和你無關,難道還有人以為你會復辟不成,這次你的表現已經說明了一切。”
王斌城也有樣鬱鬱不平之意:“妹夫,你這話說的沒錯!前金滅亡都已經近百年,想什麼復國之念全是空的!活在過去的輝煌是沒意義的!”
接著他繼續憤憤不平地說道:“我在第三師的時候,就有人說我是宗社黨,想要復辟,結果他就要免去我的營長職務,還好有夠義氣的兄弟幫我一把,可他到現在還念著這個事情,到處打小報告,就是不讓我擴旅成師。”
柳鏡曉則在一旁幫腔道:“這人實在太過份了……”
聽了這段對話,完顏玉琢突然問道:“大金國復國還有希望沒有?”
王斌城抬起頭,望了望天空,只說了兩個字:“無望!”
這兩字把完顏玉琢尚存的一絲復國之念也打消了,三人又說許多交流感覺的話,等休息夠了,柳鏡曉扶起完顏玉琢,幫她跳上馬去,就準備起程。
程慧香看著這情景,心中思念丈夫,反而鎖起了眉頭,王斌城見出她的心意,便道:“慧香,別擔心!步雲沒事,這戰恐怕也打下不去了!”
程慧香欣喜地問道:“怎麼沒事?榆關不是要打大仗嗎?”
柳鏡曉也想到王斌城應在榆關前線指揮作戰,怎麼會到秦皇島來,在一邊插嘴問道:“大哥,停戰了?”
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鄂奉停戰
王斌城點點頭,答道:“戰事若延伸到東三省,苦的不過是東三省的百姓,還不如早日結束戰事。”
原來王斌城雖是直軍將領,老家卻是遼寧興城縣,他和新任的國會議長都是興城人,齊稱“興城二伯”。
王斌城是個十分眷戀故土的人,興城又處遼西,和榆關近在咫尺,大軍一旦過境,官民便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就是鄂直兩軍不能破關,奉軍大軍雲集榆關,平時的支夫應差也會令鄉人不堪其擾。
因此他不願把戰火漫延自己的老家,所以他攻至榆關前便頓兵不進,又通知中央第七混成旅的關山河停止進攻。
關山河是他多年好友,明白他的心意,又不願做禁衛軍的炮灰,也停下來看好戲。
禁衛軍系統的兩個師倒有攻出榆關,把東三省收為已用的打算,遂發起兩次進攻。
榆關,又稱山海關,號稱雄關之最,地形險要,奉軍退至山海關之後,集結有兵力三四萬人,張步雲又親率一師三旅支援,全軍成背水之勢,做全力之搏。
而禁衛軍方面,一則缺了海軍的火炮助攻,二則已收編奉軍將近萬人,算是心滿意足,作戰積極性大不如前,奉軍反而發揮出了超常水準,所以攻了兩日都一無所獲,反而折損了七八百人。
這時候第八師方面發了一個通電,要求雙方停戰議和。這樣一來,禁衛軍方面感覺只有自己一家出力,吃到肉算大家的份,如果當面的奉軍是根硬骨頭,那只有便宜了這些看戲的傢伙。
奉軍對王斌城素有好感,指名讓他作談判代表,鄂直兩軍也覺得王斌城此役出力最大,是個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王斌城遂提出雙方在海上談判,他這次就是趕回秦皇島,然後乘船出海。
聽著王斌城細細解說這其中的過程,程慧香算是鬆了口氣,完顏玉琢也在一邊打趣:“說不定,你們夫妻明天就見面。”
柳鏡曉則覺得自己這些護送程慧香的決策最是英明不過,這次鄂奉之役對於奉系勢力不過是小挫,自己以後若想步步高昇,還是和他們搞好關係為佳。
這時王斌城又向柳鏡曉問道:“妹夫,妹子,反正沒什麼要緊的事情,不如我們多聚幾日,明天隨我出海談判去,放心,我保證安全。”
柳鏡曉剛想拒絕,又轉念一想:雖然自己率部背離奉軍,但奉軍在這種停戰談判的場合,絕沒有抓走自己的膽量,反而是認識一些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