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怕什麼啊?”
柳鏡曉知道不知道共和軍的內情,就先為她詳細解說起來。
第八師?這個第八師可不同於普通部隊,不但是鄂軍的基幹力量之一,也是所謂共和初年建立共和的“護國六鎮”之一,其前身是河南伏牛山齊二為首的二百多強盜,當然現在的史書美名為“抗金義軍”,齊二帶著這些弟兄在伏牛山一帶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好不快活。
不過這種沒本錢的生意也有蝕本的生意,其時,光復義軍在河北轉戰不利,國父林思遠率著率著幾十號人先前探路,不長眼的齊二居然把這支前鋒當作肥羊來斬。
當齊二的腦袋被新式的洋槍頂著,立即做了明智的選擇,投靠了國父,從此齊二的命運來個峰迴路轉,並改名為“齊破浪”,一躍成為共和國開國元勳之一,按官版史書的說法的就是“共和初期卓越的軍事家,共和建立時期革命派的重要領袖,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國父的忠實夥伴”。
齊二的二百多“義軍”被收編為光復義軍一隊,由於人頭熟,很快就收降了伏牛山其餘的近千土匪,當然按史書上的說法,這些人也是“義軍”。林思遠十分高興,於是從第二鎮抽出火槍兵一營,火炮一尊,和這些土匪混編為一標,從此把第八師綁上了鄂軍的戰車
這些所謂“義軍”經過戰火磨鍊後,轉戰經年,先擴編為協,後編為鎮,居然看不出半點“匪氣”,成為共和軍的中堅之一,後來在共和初年的地盤瓜分中弄到了河南地盤。
據郭俊卿說,第八師現在是兩旅六團制,步兵員額相當充實,每團都有二千五百人,全師總兵力超過一萬七千人。
裝備也是好的沒話,師有兩個野戰炮兵營,團有兩個六磅炮連,營有加強炮兵排,步兵用的全是新槍,部隊的訓練也很好。
基本按柳鏡曉的估計,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自己這個部隊最多能把對方一個團拼殘了,可當面是第八師的一個旅,而且很有可能得到師屬炮兵營的加強,現在的問題恐怕不是進攻,恐怕怎麼逃跑的問題。
基本來說,這次進攻和送死差不多。
一聽這話,原來十分樂觀的完顏玉琢臉上也是晴轉多雲,這時候大休息的時間已經過了,幹部紛紛聚集到臨時司令部請示,結果來了就走不了,相互交流著剛剛得到的情報,大家的臉色都不好看,柳鏡曉當即下令停止前進,讓所有幹部來開會商議出一個結果再說。
第四卷 第十七章 友艦押陣
秦皇島港外海。
海風輕輕吹過身體,明媚的陽光撒在艦首,讓人有暖洋洋的感覺,天藍色的海軍服在岸上的話肯定能吸引一堆少女的目光,但是黃闐廈卻一點都不敢放鬆,他張大眼睛開始巡視海天間一切,唯恐跑出一艘敵艦。
岸上的奉軍也十分緊張,唯恐這七八艘小山般的鉅艦,船舷間有無數黑呼呼的炮管對準了岸間,恐怕一頓火炮下來,個把營就報銷了,還好,鄂軍的戰艦始終在射程外巡戈,並沒有執行對岸轟擊。
作為共和海軍第一艦隊的最高指揮官,黃闐廈完全有資格被人稱為“壯年得志”,可這個職務卻不是想象中的那樣美好。
自共和五十年間,第一艦隊的司令官全是從第二艦隊出來,黃闐廈就是臺灣的第二艦隊保薦給第一艦隊。從分艦隊的司令官直升艦隊司令官,在旁人眼裡,那可是無比光榮,可真實情況比自己想象還要慘。
第二艦隊內部稱呼第一艦隊為“古董收藏家”,這是事實,雖然第一艦隊的艦名雖然非常動聽,“楊業”、“廉頗”、“蒙恬”、“衛青”……不過這些老頭的名字有一點還和實際相符,基本都是艦齡在五十年以上的古董貨,第二艦隊基本是淘汰的舊艦交給呂宋公司,呂宋公司再把二次淘汰下來的破貨交給第一艦隊。
至於經費嗎?今年中央拔的今年拔給司令部的經費,勉強夠換個馬桶,如果把那陳舊的地板換一換,那好吧……等明年吧!
不要以為有人說第一艦隊每頓能吃兩條魚就以為第一艦隊可以花天酒地,艦隊只能基本保證艦隊的勉強運作,如果一頓真有兩條魚的話,這魚不會超過五錢重。
所以請大夥兒自生更生吧,狀況稍好的主力艦全接了沈家的業務跑新大陸幫忙護艦,稍次一點的艦隻就改行做運輸船,至於現在自己帶回來的戰艦就是再次一等的貨色。
現在編隊的旗艦是“狄青”級六級巡航艦,這艘狄青號的歷史幾乎和共和國一樣悠久,再附上伏波、付浪兩艘較新的十八炮武裝快船,以及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四艘服役超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