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4 頁)
師發揮最大的效用。
這個師就是當年馮黎入京任職帶來的一師一旅之一,這兩個旅據說是馮黎用來防備霄小剪徑之徒打劫之用,後改編為共和陸軍二十一師和二十二師,所部待遇甚佳,馮黎用自己的私房錢供養這兩個師,因此官兵軍餉從來不拖欠,也只服馮一人的指揮,
馮黎死後這兩個部隊即有譁變的跡象,結果段鐵民請出段士真這位老前輩安撫,後又強行收編,這次反擊曲同豐就決心用這個師來打頭陣。
當然曲同豐對這個師能殲滅第三師不抱任何希望,不過好歹也是一個師,現在曲同豐就準備等這個師和第三師都打得死傷累累之後,然後再來一個全面反擊,一舉殲滅第三師。
只是計劃永遠是計劃,這個師前身就是直軍,毫無戰意,結果一上戰場部隊就散了,有些官兵乾脆調轉了槍口,連軍服都不用換,他們身上穿的還是直軍的軍服。
新任的師長根本控制不住部隊,這時候有些幹部乾脆帶著直軍殺到了師部,師長一見不對,趕緊來個臨危處置,從師部抓了一把銀洋,然後脫去軍裝,換上僧裝,然後剃了個光頭,再狂奔七百里,出關投靠張步雲去也。
只是曲同豐就苦了,一部分潰兵乾脆衝破了鄂軍的防線,另一部譁變的部隊帶著直軍橫衝直撞,第三師的前鋒已經衝到了他的司令部附近,陳雲傑倒是很有禮貌,說是請曲老師出來談判雙方停戰事宜。
曲同豐確實當過陳雲傑的老師,不疑有詐,當即前去直軍方面,結果立即被陳雲傑扣下,鄂軍既失主帥,部隊完全失去指揮,情況更為不堪,而曲同豐既落直軍之手,也只能任其擺佈,先是下達命令讓部隊繳械,其後又上演一個獻刀儀式,完全是失敗者向勝利者投降的姿態。
與此同時,奉軍也正式翻臉了。首先變換的是熱河方面的瑞軍,瑞軍以一支弱旅屹立熱河數十載,自然靠是這牆頭草的功夫,一有風吹草動,立即通電服從張步雲指揮,其後察哈爾和綏遠也趕緊發電報支援張步雲。
關健的動向是禁衛軍的三個步兵師,禁衛軍原本是用來防備奉系,沒想到張步雲竟同禁衛軍勾搭在一起,結果禁衛軍和張步雲得到鄂軍不支的訊息,雙方立即轉換旗幟,部隊開到北平附近,同時大事收編鄂軍,撈取最大利益。
段鷺一圈麻將還沒打完,那邊聽見幾排槍聲就趕緊溜回北京城,對報館記者聲稱自己殺敵之功,只是後來才知道那陣槍聲是鄂軍進行一次射擊訓練,直軍還遠著,用上這樣的前敵總指揮,段鐵民想不失敗都難。
到了這個地步,鄂軍敗局已定,十九日,徐菊人總統下達停戰電,同日段鐵民宣佈下野,安福俱樂部自動解散,柳鏡曉也不想到鄂軍這麼快就敗了。
在下野之前,段鐵民宣佈收回對曹明的查辦令,但是隻字不提陳雲傑的問題,他對陳雲傑的恨意可想而知,至於直軍方面也趁機收編鄂軍各部以擴充實力。
唇亡齒寒,李定遠和他同屬鄂軍一脈,一聽說鄂軍失敗就趕緊打電報表示,而江蘇方面的直軍田直明已經向海州開進。
雖然去年在柳鏡曉手裡吃了大虧,可李定遠前段時間在魯南大敗損失摻重,連劉黑七匪部入境都頂不住,趁他病要他命 ,現在不趁機拿下海州,田督會很不安地。
李定遠的電報語氣越來越來親密,開始是直稱“柳師長鏡曉”,後面變成了“鏡曉師長”,沒過半天,因為田直明一出動,立即變成了“鏡曉我弟”,只是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來要援兵。
柳鏡曉的部隊現下只有五萬來人,雖然其中有三萬多人的骨幹部隊,只是這點兵力防備直軍南下攻擊都不夠,還好聽說鄂系倒臺之後,直奉雙方矛盾很大,雙方都鬧得很不愉快,一時間還沒功夫來收拾柳鏡曉。
雖然直奉雙方達成一個互相合作的協定,鄂系首腦曹明出身貧寒,而張步雲卻是金湯匙出世的,而這次直鄂大戰,出力最多,損失最大的是直軍,奉軍沒開一槍一彈,就佔了大便宜。
但是正是因為未曾交戰忽然投入戰場,事實上奉軍和禁衛軍收編的部隊比直軍差不多,特別是在技術裝備上,位於後方的大型倉庫都為奉軍接收,在南菀就收編了陳琛的重炮一個團和鄒華的一個野戰炮兵營,西北邊防軍大部及王自齊餘部陳昇旅等部亦奉軍接收。
更叫直軍無奈的是,位於北菀的通訊兵一個團人員連同裝備器材全部為奉軍接收,但清點器材時,發現在因戰事需要前線架設水泥電線杆十餘杆連同電線數千米,張步雲連忙向直軍提出,要求把這些水泥杆子交還。
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