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3/4 頁)
,這怎麼辦?自然要給柳師長一個好印象,現在圍剿土匪當真是六親不認。
柳鏡曉挑了幾十個罪大惡極的土匪,在臨沂城下削去了腦袋,然後將人頭挑到城頭,這個事情他可不敢讓小尼姑,否則必定會哭哭啼啼個不停。
可是亂世用重典,這也是不得已,柳鏡曉既開先例,各縣都挑了幾十號罪大惡極的土匪槍決,然後將人頭置於交通要道。
這給匪眾極大的震懾,這時候才想起自己乾的是掉腦袋的買賣,回報雖然不錯,但是風險高,而且還沒有社會福利,很多土匪幹脆直接交槍向官軍投降,畢竟頭上這顆腦袋,自己還要靠他吃飯。
柳鏡曉又放出風聲去,說是這幾天交槍投降的從寬處理,接下去就是從重處罰,土匪投降者甚多,就是大匪首老洋人也帶著幾十號人向柳鏡曉投降。
只有匪首黃羊仍是躲在山上,帶著百八十號弟兄衣食無著,整天逃避著官軍的搜捕。現在他們不敢往人多的地方去,那地方交通方便,天知道什麼時候就來了官軍,就是不來官軍,自衛軍打槍自己也吃不消,只能往偏僻的山頭上鑽,就是這樣還是時時刻刻都在提心吊膽。
柳鏡曉聽說老洋人投降,就下令把他的部下分別關押,由部隊押著老洋人到處喊話,說是:“東學不成,西學不就,留洋之後還敢率部叛亂,本應處斬,現下將人頭暫且寄於項上,看後效如何!”
既然與自己的吃飯家伙有關係,老洋人在幾個士兵的嚴密看押,只能整天喊破喉嚨大叫道:“弟兄們!我是老洋人啊!李道啊……快下山來吧!這行當是不能再幹!”
只是效果不佳,喊了兩天,只有小貓三兩隻下山投降,看押士兵調侃老洋人說道:“這樣下去,你的腦袋看來不保了……”
老洋人就動了逃跑的念頭,可是官軍對他這條大魚看押得緊,哪找得到逃跑的機會,這一次傍晚他又大聲叫道:“弟兄們……快下山來吧,保證你們有飯吃!”
話音剛落,就聽到那條有人有氣無力地問道:“真有飯吃……”
還沒等到老洋人回答,接著幾十個匪徒強撐著跳出來,朝這邊以最高速跑來,只是那速度實在太慢了,等近了身才看清楚,原來是另一個大土匪頭子黃羊率領的一隊土匪,個個披髮散發,不知道多少天沒洗澡了,衣服已經全變成碎片,黃羊走在最後面,大聲說道:“有飯吃……那太好了……奶奶的,我真笨啊……居然抱著金磚上門,到現在我才知道,原來這金子有很多好處,可是唯獨是不能拿來吃的……”
這隊餓了五六天的土匪實際再在山上呆上一天,不能戰鬥,基本就能被上帝提前解決了,事實上在後繼的搜山行動中,確實有抱著金磚餓死的土匪,就這樣,不到一個月,困擾魯南數十年的匪亂,就在柳鏡曉手裡基本平定。
這次剿匪的軍事開支很大,還好柳鏡曉的家底豐厚,對地方攤派很少。
久經戰亂之後,人心思定,柳鏡曉也是有繼續做魯南王的打算,所以他頗之節制,仍是老辦法,今年只收正稅,免去雜稅雜捐,民負比起張克時期可以低得多了。
魯南匪亂之所以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勢,歸根到底,還是官逼民反,所以柳鏡曉的政策很寬和,不興土木,就連水利工程也不略作修理,不求有大功,只求無大過,深得黃老之術的真傳。
就連俘虜的土匪,只要能找到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做保,柳鏡曉也是放回家由鄉里鄰里監督改造,不過柳鏡曉可是定下了規矩,如果在鄉里惹出什麼禍端,除由保人負責外,還要從重處罰,放回家去的土匪都是老老實實,唯恐惹上什麼禍事。
只留學下幾百號匪首和千把匪行深重,又不夠處死的土匪在那裡大辦學習班,說是學習,實際就是當廉價勞動力來使,有什麼苦活累活全交給他們,柳鏡曉只管一點:飯管飽就行。
不過柳鏡曉平定魯南雖是一樁大事,可比起另一樁事來說,那是星光比之明月,遜色得太多了。
這件事就是曹明和陳雲傑聯名通電,接任了湖南正副查辦使的職務。
查辦?到底查辦什麼?現在傅督已經當了逃督軍,北方雖然口口聲聲要“援湘”,但全是嘴皮上說說而已,當真要出兵,那大家誰都不幹,就連張克都賴在河南不走了。
別人不說,看看嚴東海就知道了,晉軍車震混成旅到湖南免費旅遊,順便做了趟輜重兵,幫湘軍武裝了一個混成旅,最後客氣得連程儀都沒要,差一點就討飯回山西。
山西素來是個長期平安無事的省份,這次“大將南征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