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2/4 頁)
民失業很多。歷史上雖然有過“川鹽濟楚”的先例,可湖北全省卻是淮鹽的銷區,淮鹽又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援,因此川鹽向湖北出口一直很受到限制,一年不過千餘擔而已。
可柳鏡曉現在駐守宜昌,川鹽只管向湖北出口便是,不管數量,只要是沈家的船隊,柳鏡曉師一律放行,銷售則有柳鏡曉的部隊保護。
皖商重利,湖北鹽價始終居高不下,民眾苦不堪言,而現在來了一批低價而高質的川鹽,鄂省民眾歡呼不止,紛紛搶購川鹽,而川鹽在柳鏡曉的保護之下,非但行銷鄂西,就連鄂北湘南的商人也紛紛來宜昌購買川鹽。
川鹽品質較淮鹽為佳,價格卻比川鹽低了一截,商人重利,雖有皖商的壟斷,可現在柳鏡曉的招牌在兩湖一帶十分好使,只要一聽說是柳鏡曉的貨物,各位師旅長自然是願意放行。
有些商人乾脆是湖南的各位師旅長派來的,鹽稅一直控制在湖南省府之手,是省政府非常重要的一項經濟來源,各位師旅長雖然不敢明目張膽扣留鹽稅,但私下作些食鹽生意彌補一下軍費還是可行的,只是一直沒有渠道從川中弄到大批食鹽,現在鎮守鄂西的柳鏡曉既然放行,還有什麼好怕的。
鹽是人民日常必備品,兩湖一年能銷鹽上百萬擔,這生意自然就十分興隆,自流井庫存的十幾萬擔食鹽銷售一空,又召回了許多鹽民,沒日沒夜地生產。
不過日後給了川鹽重重一擊的,也是柳鏡曉。
不過現在柳鏡曉只管收錢,不管其它,唯一的意外就是最後一位美人居然姍姍來遲,讓柳鏡曉等得心焦。
這時候武漢方面和陳雲傑方面都派人要求柳鏡曉加入自己這一方,柳鏡曉就以“拖”字訣應付,凡事“唔……直系很好……鄂系也很好……”,被人逼急了,柳鏡曉來一句:“莫打仗,莫打仗……凡是和平為好……和平為好……”
中國人最善於見風使舵,柳鏡曉也決心直鄂雙方沒爭出個結果之前,決不表態,他只有在給王斌城的電報上,說了半句實話:“斌城大哥……鏡曉仍在觀望之中……願與大哥共進退……”
其餘的時間,柳師長過得十分輕鬆,白天抓部隊的訓練,晚上和三位夫人在床上一龍三鳳,比白天還要累人,如果有空餘的時間,不是陪夫人逛街,就是忙於翻他的薩滿詞典,翻譯冰鏡霜的配方,可以說是柳鏡曉的日子是有滋有味。
既然直鄂雙方始終在武漢一線處於不戰不和的態勢,柳鏡曉也有心保持這種均勢,哪方壯大起來,對他都沒有什麼好處。
九月二十七日,川軍熊武又來到宜昌,他一見柳鏡曉的面就說:“柳師長……你有信有義,可我們川軍實在對不住啊……”
柳鏡曉一聽,知道最後一位美人出事,大聲問道:“怎麼回事?”
第六卷 第八章 宣戰案
熊武已不象當初萬縣談判那樣恭敬,現在是直稱“你”,而不稱“您”,但畢竟柳鏡曉手裡有幾千俘虜和大量軍火,這都是川軍各派各系的本錢。
這次援鄂失敗,川軍中是哭聲一聲,一致把矛頭指向熊武本人,尤其是速成系損失奇重,出征的二十餘團幾乎全軍盡沒,又把大將的兒媳送給柳鏡曉當小老婆,一時間成了川中的笑談,當真是怒不可遏。
武備速成兩系原本不和,熊武控制著重慶萬縣一帶,在川中比不上速成系的富庶,可是熊武控制譽渝萬一帶的航運,因此速成系是有錢買不到軍火,為了爭奪湖北的地盤,兩方才勉強合作,現在的情況簡直是火上燒油,戰事一觸即發,隨時有可能展開。
熊武現在的一張王牌就是:“你們速成系敢開火的話,我就把柳鏡曉的部隊請進川來,我做柳鏡曉的前鋒,大家同歸於盡。”
前腳剛把柳鏡曉請出川去,後腳就要請回來,人的心理就是這樣奇怪,所以他不得不向柳鏡曉客氣一下。
何況川貨入鄂,一切都得過柳鏡曉首肯才行,熊武要籌備軍費,還得柳鏡曉多多幫忙,因此一聽柳鏡曉發話,他就說道:“柳師長,這實在不是我們的錯處……”
接著他就說明了情況:“這次跑的木瓊音木小姐?”
柳鏡曉不由動容,詢問道:“是木總理的後人?”
熊武答道:“正是,木家向來一脈單獨,現在傳到木小姐這代了。我們我們剛想把她扣下,可是沒想到她不知從哪得了訊息,跑到湖南去了……”
柳鏡曉倒吸了一口冷氣,反而慶幸起川軍沒有抓住這位木小姐。
木鐵俠,這位共和歷史上號稱最強的男人,在共和三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