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頁)
?我們學校就是十二師的隨營學校!”
柳鏡曉出身的朱雀軍校,其老底子是十二師隨營學校,因此柳鏡曉和一應幹部都自許為十二師的隔世傳人,如果能得到這個十二師的番號,對於部隊計程車氣,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激勵。
可段鐵民可不想把這個十二師的番號這麼痛快地送出去,十二師是開創共和的護國六鎮之一,共和初年的主力精銳部隊,雖然於盡沒漠北無力重建,可是這個師的知名度非常高,可以說是非常有含金量的一個番號,自共和二十年間損失於漠北後,這個番號一直沒有頒發出去。
因此他便說道:“我的想法原本是十二師,只是馮大總統不同意,所以只能暫時預定為十七師了?”
他暗地黑了馮黎一把,何況這個十七師的歷史就遠不如十二師,柳鏡曉知道共和歷史上總共出現過三次十七師的番號,第一個十七師在木鐵俠南征前編成,前身是山東第二混成旅,在共和四十年代的二次南征隨第二艦隊的無數艦船盡沒,第二個十七師的番號在半年後頒發,由原陝西第一師改編而成,該師在共和六十年因譁變而被縮編為中央第九混成旅。
第三個十七師的歷史就很難堪了,這個部隊前身是安徽陸軍第一師,因平叛有功而晉升為中央師,可這個師卻是共和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個直接撤銷番號的中央師。
共和七十二年,該師駐合肥時,竟鬧出共和史上最大強姦案的鬧劇。時合肥有女子蠶業學校,某日夜,該師士兵十餘人潛入該校,竟姦淫校長以下師生三四人,校長貞潔被汙自是泣不成聲,又恐名節受損,一再告之賊人千萬莫要聲張。
所謂姑息所奸不外如是,數日後,竟有十七師官兵百餘人潛入女校,釀成空前摻劇,該校師生投水自盡者十餘人,一時間輿論譁然。
安徽督軍雖然一再否認,可旅京皖省學生代表卻指出,他們派有密查團,此事絕非虛構,請要求政府更替皖督並嚴厲懲處相關人士,以保障皖省數百萬民眾之安寧,在外皖省人士也一致向中央政府請願,要求嚴懲兇手。
其時北政府有易督心之決心而無易督之勇氣,皖省學生見無法解決,只能抬棺於府院之間遊行,最後哭泣於國會諸公之前,其時直鄂爭鬥,直系控制的國會大吵大鬧,政府方面的預算案也無法透過,總理只能接見學生代表說:“本人雖然有易督的想法,可安徽動盪不安,現下就連派個省長去分他的權都辦不到,這實在是對不起皖省父老……實在抱歉啊……”
學生代表便說:“可問總理,我等師生是否為共和之公民,安徽是否為共和之一省!中央棄皖省民眾於不顧,請諸君自問對得起天地良心?現下是責任內閣,請不要說抱歉之語!”
學生見不能解決,竟有在金水橋蹈水以求全節者,內閣在輿論攻擊下只能宣佈總辭職,繼任內閣也知道不解決這個問題也無法向國人交代,只能下令安徽立即易督,十七師裁撤番號,相關責任人士交由新任皖督重處。
這可以算是共和以前空前絕後的一次,皖督雖然上電拒絕去職,可就連原本作為他掌控下的皖省議會都都公開反動他,歡迎新督軍到職,就連皖省省軍的許多軍官也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為人要對得天地良心,還是請督軍大人去職吧!”
當時任中級軍官的段鐵民、段士真和馮黎三人也率部護送新督軍迅速到職,事後更是懲處了相關人員三百多人,自督軍以下七名將官去職,校官以下去職者四十五人,判處徒刑九十三人,處決更是高達一百二十六人。
十七師的番號裁撤之後,大家都嫌這個番號的名聲太臭,一直沒有頒發下去,就是有新編成中央師番號的部隊,寧可要一個新編師的番號,也不要這個十七師的番號。
段鐵民把這個十七師的番號給了柳鏡曉,也自然是帶著譏笑的意思,柳鏡曉好色如命,僧俗通吃,老少皆宜的美名已經傳到了京城之中,段鐵民自視甚高,他是陸軍小學出身,然後陸中、保定、陸大這樣一步一步地升上去,以後又曾任過湖廣督軍的職務,自然是看不起這個只是朱雀軍校出身的柳鏡曉。
可是柳鏡曉卻是個實用主義者,他覺得這個十七師的番號雖然臭了點,可畢竟是歷史問題,只要經營得法,哪還怕這個十七師能成為日後響噹噹的招牌,只要拿到中央師的待遇,一切都好說話。
事實證明柳鏡曉的想法一點都不錯,十七師的番號頒發之後,官兵雖有非議之聲,可是聲音可以低略不計,反而對於自己能成為一箇中央師而洋洋得意。
在定邊軍結束之後,柳鏡曉所部雖然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