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第1/4 頁)
一聽說張亦隆說了帶了慰問品過來,趕緊問道:“不知張少將帶了何物?”
最終卷 第十三章 巨炮
烈風軍在平漢線上廝殺得越慘烈,傷亡越大,柳鏡曉在津浦路就越安全,因此他專門把張亦隆師長派了出來做自己的使者,收編這些雜義部隊,張亦隆從容不迫地說道:“來得匆忙,柳師長讓我東西也不算多!”
“勞軍軍餉五萬元,軍糧一千石,步槍子彈二十萬發,各式炮彈兩千發,盤尼西林等各式藥材五十箱……”張亦隆帶的東西確實不多,可單平卻是喜出望外,他搶聲說道:“張少將,我們這裡糧餉軍資都盡了,不得已才準備退兵,若是柳將軍能給以接濟,我們再打半年都不是問題……”
三四萬人云集一團,光是這每日的消耗都不是個小數目,雖然冀中多有毀家紓難之輩,但是秋收未至,這軍食是個大問題,突然來了這樣一位大金主,大家都是歡喜得很,特別是陸子云他乾脆地說道:“子云別無他求,只求柳將軍給子云個名義!”
他雖是義軍總盟主,但也很難號令各路義軍,只能以大義勸誘,不攻保定,他的盟主之位也是自然消滅。
柳鏡曉雄據七省,又有海上沈家支援,此次派張亦隆來聯絡,自然是希望把平漢路上的各路義軍收編過來作自己的實力,反正他自己的本錢不大,自然也不顧惜,就是把自己的部隊全部交給柳鏡曉改編也無妨,說不準還能謀場大富大貴。
張亦隆當即拍手道:“我們師長便是這個意思!想請子云屈就一下河北抗敵義勇聯軍中將總指揮的位置!各位師長也願重用!”
各路義軍魚龍混雜,掛上將軍銜的都有好幾個,可是柳鏡曉的中將、少將那可是貨真價實的玩意,一個柳軍少校說不準比這些野雞少將、中將都要值錢許多,因此一聽這話大夥兒都是為之心動,陸子云當即問到關鍵之處:“多謝柳將軍、張少將的美意了!這次柳師長大好遠地跑來接濟我們這些弟兄,弟兄也著實感激得很!實話實說,咱這裡的軍餉都要見底了,弟兄們苦戰了這麼久,卻欠了兩個月的軍餉。若不是柳將軍好心接濟,恐怕明後天就要糧彈耗盡了……別的不說,咱這裡受了傷的弟兄,每天因為藥材短缺,都要不幸犧牲個近百位。有了這批藥材,至少能保得住過千兄弟的性命……”
他緩了緩道:“我們若受了柳將軍地委任,自當受柳將軍的節制,不知柳將軍如何接濟我們!”
張亦隆胸有成竹地說道:“只要你一句話,這筆錢馬上划過來!”
眾軍官往他手上一看,卻原來是一張三十萬元的支票,張亦隆繼續說道:“我們師長早已經在湖北漢陽兵工廠採購了步手槍子彈五十萬發,炮彈一萬發,盡數屯積在石門……此外還在石門備有軍糧五千石,藥品一千箱,軍裝數萬套!只要你一句話,馬上能開到保定來接濟陸總指揮的部隊!”
柳鏡曉據有富庶已極的東南七省,這些軍資軍餉也不過一小筆支出而已,可對這些苦戰已久地軍官,可真是天降富音:“非但如此,每月師長可以補助軍餉五萬元,彈藥酌情補給……此外師長同石門總商會和平漢鐵路議定,陸總指揮在前面血戰有功,後方也自然盡力接濟!”
陸子云心中歡喜。他在保定向四處籌措軍餉,可是門路著實不多石門繁體之地,可石門總商會到現在只捐了五千元。平漢鐵路水甚多,卻也只願捐個八千元,至於各部則自劃防區自行籌措,他這個盟主無法插手,自滿城出師到現在為止才籌得十六萬元,也是困苦得很,不由脫口而出:“好!好!好!”
“我們師長和各處議定,平漢鐵路每月出三萬元,石門總商會五萬元,煤礦兩萬元,其他各處再籌四萬兩,晉省每月資助一萬元!如果打了勝仗,再由各處籌措犒賞!”
陸子云毫無根基,柳鏡曉則雄據七省,他說句話頂陸子云一萬句,陸子云心道:“好傢伙!我籌了那麼辛苦才十六萬啊,我這三萬多人,一個月二十萬兩勉強夠用了!”
他當即問道:“兄弟不才,承蒙柳師長厚愛了!不知師長有什麼指教不成?”
他也學著張亦隆稱起“師長”來了,張亦隆說道:“師長說了,秋收將至,冀中的糧食絕不可資敵!”
北中國的糧倉,大致就是冀中、冀南這一帶,所以保定大名一帶才是北中國的精華所在,今年天氣照應華北各地大豐收,陸子云自然也不願讓軍糧讓於敵人,他笑道:“自是明白!”
各路義軍縱有些自由慣的人,可大夥兒都願意受柳鏡曉的收編,畢竟有這麼一個後援,前程太是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