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李笑天頓了頓一下後,又道:
“這位齊大先生,名元聖,現居首陽山。
你們說他已十多年未出首陽山十里方圓,這個笑天不知。
但從他的著作和他的傳聞來看,笑天很是佩服這位學問大家。
這位齊元聖老先生,不但在學問上有著不凡的成就,而且其人品氣節也向為眾多儒林人士所尊敬。
他原本並不住在首陽山畔,由於他特別欣賞和稱讚商末孤竹國君兩子伯夷、叔齊二人避身首陽山、寧死不食周粟的節操,因此,三十年前自江南秀麗之地信州,遷入洛陽之北首陽山。
此後,他築廬山畔,研文琢章、著書立說,做起學問。
“
說著,李笑天將臉轉向南宮品兄妹二人,又道:
“怎麼樣?
笑天說的是否正確?
“
“哈哈!
笑天,你說的大概不會錯了。
你說呢?
小妹!
“
南宮品拍了李笑天的肩膀幾下,笑著說道。
“大哥,李大哥說話向來有根有據,這次又怎會說錯呢。
你快給我們說一下另外七人都有什麼特別之處吧。
“
見南宮心菲對李笑天如此信任,南宮品自己對齊元聖瞭解的也不多,自不好再說。
因此,他就依著南宮心菲的話,將另外七人向李笑天和南宮心菲二人介紹一番。
其實,南宮心菲對另外七人也都有所耳聞,不過這些人都是洛陽地面上幾近隱退的當世文豪,其兄南宮品對洛陽的物事瞭解遠於幾乎是足不出戶的南宮心菲。
從見聞上來說,南宮品雖然不喜文事,但對洛陽各界的名流熟悉程度,自然超過南宮心菲很多。
此時,臺上司儀已宣佈,一盞茶時光後,將在臺上舉行洛陽花會開幕儀式的重頭戲——開幕演出!
因此,在這個空當,南宮品將坐在第三排椅子上除了齊元聖之外的七人的情況,向李笑天和南宮心菲二人進行了一番介紹。
關林晁老夫子,名孟之,今年已近古稀之齡,世居洛陽城西南關林鎮。
此人很有學識,名聲僅次於齊元聖。
比靠三國蜀將關羽祠廟,他建築一處宅院,傳書授徒。
據說,到今年,出自他門下的官宦顯貴和儒林大豪,已不下數十位。
洛陽東城“桃李齋”主人秦齋主,名儀。
這秦儀素愛桃李柳花,其居室四周內外遍植桃李柳杏。
每當陽春時節,其居處四周桃紅柳綠,李香草青,粉蝶紛飛,鳥啼煙柳,燕剪碧波。
他自命名居處“桃李齋”。
此齋與其南方半里處一灣小湖之間,也全是他所植的桃李柳杏。
不僅春夏時節,即使是秋冬節令,他的居處四周的桃李柳林,都成了他的讀書休閒之處。
秦儀以其桃李詩畫最為世人稱道。
汝州“白衣客”姜先生,名逸遠。
這姜逸遠是八人在中僅有的亦文亦武之人。
他不但武功自有稱絕之處,而且文才也是令世人讚歎。
據聞此人,在武事上往往能觸類旁通,半個時辰就能學會別人半天才能學會的招術;而他在文事上,更是才思敏捷,詠人嘆物,常常能信手拈來。
另外,此人對樂理也有而很深的造詣。
由於姜逸遠常年身著白衣,而且每次出現在有關文武之事的場面上,都是稍現即逝,從不過多久留。
因此,他給人留下諸事都如匆匆過客的印象,“白衣客”也就成了他在世人心中的名號。
不過,他也有個例外,就是擔任洛陽花會的評委。
雖然他一向不熱心公眾場合,但洛陽官府和花會主辦方的多次邀請,使他盛情難卻,也只好答應出任“花女大會”的一名評委。
當然,那麼多在洛陽身份地位絕高的人邀請他,也給足了他的面子。
何況與他同為洛陽花會特邀嘉賓的,還有比他名聲更著的人物呢。
……
片刻時光,南宮品已將八人介紹完畢,他剛想與李笑天再說幾句,就聽身旁的南宮心菲突然“咦”了一聲,他不由轉目望去。
第三卷 花女大會 第01章 會場風波
目光所及之處,南宮品只看到南宮心菲一臉失望之色,其他並無所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