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第3/4 頁)
接著看第二頁,也是一段字:“此殿名‘誅天 ’,是餘以身上佩劍之名而取之。此殿雖然富麗豪華,頗費錢物,但所需資財都為餘所出,沒有半分貪得朝廷與百姓之利。然而殿成之後,餘又頓失興趣,對奢華之舉,異常後悔,然若毀之,則又於心不忍,故此留給餘後輩用之,但卻必須謹記,不得貪心,殿中之物,不得攜帶出殿,否則定受族規所罰,嚴懲不貸!”
再翻到第三頁,上面字雲:“下面是餘數十年征戰沙場與習武之心得:沙場征戰,講究行兵佈陣,兵貴神速,動靜結合,統籌兼顧,勝負之術,全在‘用心’;而練武則講究剛柔並濟,取長補短,內外結合,意氣合一,若能師法自然,必會功力大進,躍先天之境而進天人之境,終而一窺天道,或可超凡入聖,脫身萬物之上,與天地同生!”
接下來的數十頁,軒轅一方詳細講述了他在沙場作戰與習武生涯中的經歷與心得,用語詳略得當,主次分明,幾乎句句珠璣。
自從看完第一頁上的語句,李笑天就被軒轅一方以及他的自述所吸引。他雖然預感到建造這座洞府宮殿的人,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卻怎麼也沒有想到,他會那麼的出名。
軒轅一方是何許人,他可是兩漢末年最出名的大將軍,曾經數次率軍征討北胡之地,無不凱旋而歸。他在戰場上,一生經歷的大小戰役過百,沒有嘗過一次敗績。兵法如神,治軍嚴明,為自古以來,史上最有名的將軍。
而他在武林中的名聲並不比戰場上小,一柄“十大名器”榜上排名第一的超級兵器——“誅天”,讓他揚威天下,縱橫武林,成為當世最有名的劍術大師,而直到現在,仍有江湖人記得他的大名,不時追慕,因為他是史上最有名的大俠客之一。
這裡的主人竟然是軒轅一方,這讓李笑天吃驚不已,而他對於“沙場作戰”與“修習武功”的見解,則更讓李笑天震驚。
不說第四頁之後的詳細解說,單是第三頁的精練語句,就足以讓李笑天佩服地五體投地。他在佩服之餘,內心感激萬分,他知道看到軒轅一方的自述之後,他的各方面能力必然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武功方面,這些話成了指路明燈,給李笑天指出了正確的發展方向,指引他邁向更高層次的武學殿堂。有了這些話作指引,李笑天不會迷失,也不會輕言失敗,他會動力十足,他會為了進軍無上武道,而心堅如鐵,用強大的意志作支援,探索武道的各個秘境!
足足看了兩個時辰,他才將軒轅一方的自述看了大概,他知道要消化裡面的東西,絕非一日之功,何況,若囫圇吞棗只求速度,他很可能擁寶山而所得可憐,白白浪費了難得的提高武功的機運。
將書放到懷裡,他又拿起另一本書,也沒有書名。翻開第一頁,上面是一段話:“餘軒轅夢遠,乃‘誅天’聖殿之第六代殿主,後世有緣之人看到這本書時,估計餘已經西歸塵埃多年了。自聖殿建成至梁武帝三十一年,已經歷三百個春秋,其間雖然朝代更換頻繁,戰火不斷,但聖殿都能偏安於牛渚山中,然而到了餘所在一代,朝廷大興佛事,道門飽受壓迫,生存根本逐漸動搖。本來聖殿依然可以偏安於世,因為聖殿一在外修行的修道弟子道心變惡,與一邪惡寺院中人勾結,妄想吞併殿中之物。幸而餘知之先機,欲提前關閉聖殿外出機關,而餘及家人與弟子親人,則可以早一步躲入深山,希望此舉既可以躲過來人的辱罵叫喊之擾,又可以避過他們的陰謀詭計。餘作了最壞打算,餘擔心來人心地狠毒,不得入門之後,會用炸藥妄想強行炸開殿門。殿門機關牢固無比,兇人自然不能炸開,但餘擔心機關會被炸得鬆懈,導致在外開啟的機關按鈕自此失去作用,吾等也會因此無法再入聖殿之內,因為唯有內部機關按鈕可再行開啟聖殿。是故,餘先寫下留言,以備後世之人閱之。”
第二頁上的文字是接著第一頁繼續說的,上雲:“‘誅天’乃‘十大名器’之首,它是‘誅天’聖殿殿主的標誌。凡是佩帶此劍者,即是聖殿殿主。餘此次帶族人逃避事端,本有辱沒先祖之意,故而未將‘誅天’帶出聖殿,以恐餘再給祖上蒙羞。餘武功未大成,名聲又不足,解決族人的生存問題又力有不殆,因而自覺不配再帶此劍,除非某日餘可以憑此劍,令‘誅天’聖殿可以重新復出!因而,若事情發展到最壞的一步,餘與族人不能再入聖殿,就請後世得此絕世寶劍的有緣人,善為使用該劍。有緣人就是第七代殿主,請上體天心,勿讓此劍蒙羞。此劍之下誅殺者無不是罪惡滔天的大惡人,該殺者當殺,但請不要殺戮過重,以免有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