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人們爭相來觀望。
街頭人山人海,熱鬧場面不下於昨夜的元宵燈會。
宮裡自然也早早得到訊息了。
東唐王本來很高興。
宴璽卻專門請了幾位大臣一起進宮商議此事。
原來他已得到訊息,這位使臣的使書上對兩國的婚事竟隻字未提。
他們在討論,這大宛國皇帝本來應該是派使臣來議親的,現在卻變成了單純的送禮——這代表著什麼?我們該如何應對?
“臣以為,駿馬與舞姬,皇上都收不得。”潘重第一個道。
“大宛皇帝遲遲不履行婚約,就是不捨得將其先皇答應給付的百花城作嫁妝,他此番又送駿馬又送美人,分明是小覦皇上,想以這些東西來迷惑皇上,試圖再延婚期。臣以為皇上應拒絕接收,並立即派使臣再赴大宛,擬訂婚期。”
潘重這番話,得到了幾位大臣的附和。
四王爺宴璽,若有所思。
皇帝將目光轉向十三王爺宴蘇:“十三哥,你認為如何?”
宴蘇微微一笑,“但以兩國的交往之道,拒絕接收另一國的賀禮,就代表著一種敵對,似乎更為不妥。”
他這麼一說,潘重自然面色不悅。
“那依十三哥的意思,我可以把這些東西全收下?”
宴永倒是巴不得的。
美色,是他的最愛。
“那也不見的。”宴蘇笑笑,回眸飄了一眼宴璽,“我想四哥應該有更好的應對之法,讓皇上進退兩宜。”
此時,內侍已來稟報,說大宛國的使臣要求晉見。
宴永有些坐不住了,急急望向宴璽,“四哥,您說怎麼辦?”
宴璽慢步上前,站定,微微躬身:“皇上,臣以為潘丞相與十三弟的顧慮都有道理,唯今之計,就是一邊收下禮物,一邊馬上派迎親隊伍向大宛出發,只說已收下定親禮,故特來迎娶。”
依東唐的議親禮,本來兩國還未請期,自然不可能跳到親迎。
但若女方主動送定親禮給男方,則可不同俗例。
宴永聽得有理,再瞧瞧四下都沒有反對之音,笑著一拍案几:“好,這叫將錯就錯,趕鴨子上架,他不答應也不行。不過,誰做這個迎親使者比較適合呢?”
目光一轉,沒人吭聲。
也就是沒人願意擔此重任了。
“三哥,你是去過大宛國的,這人土風情你也最熟,那這次,說不得,也要勞煩你走一趟了。”皇帝也聰明,瞄準了一旁的宴林,不由分說,把任務分派下去了。
宴林只好遵旨,當即就得轉去禮部商量有關細節。
皇帝這邊一身輕鬆,吩咐在澤被宮備宴,令眾人一同迎接大宛國使臣。
一行人簇擁著皇駕浩浩蕩蕩往澤被宮而去。
宴蘇慢步走在後頭,正想悄悄地沿偏路出宮,卻被宴璽叫住。
“十三,你最喜歡駿馬的,怎的不瞧瞧這大宛進獻的汗血寶馬就捨得走了?”
宴蘇回頭一笑,“誰說我要走了?正好大開眼界。”
宴璽等著與他同行,眉眼溫和:“對了,我記得大宛國十多年前贈送過父皇一匹汗血馬吧,好象後來父皇又賞賜給了你?”
“是,它現在已經生下兩頭駒子了,仍然駿得很。”提起他的愛駒,光彩煥動。
“還記得那年是你初立戰功,你騎著那匹馬兒,遊遍整個皇宮,春風得意,連我也羨慕得緊!”
微風拂面,兄弟倆兩邊走邊說,彷彿回到了十多年前,兄弟同居宮中那些有爭執有羨慕但更多玩笑的愜意日子。
“但四哥的嚴謹,勤奮,上進,向來是父皇盛讚的,連苛求的謝師傅也時常拿你來做大家的榜樣,自小,你就受到了大夥的尊重,曾經,所有人都以為你是太子的最佳人選。”
這個一直為宮廷禁忌。
宴璽怔了一怔,看他拂開花枝,笑容自在,彷彿不經意間說了這話。
也不好說什麼,只得笑道:“我不過是一個勤字,不象你是天生聰智,什麼書過一遍,就能倒背如流,什麼劍,人家舞一次,你就能似模似樣,早十年前民間就已盛行著五歲文章勝紫薇,七歲彎弓射玉屏這首歌謠,正印證了謝師傅的一句話:十三王子來日必名動天下。果不其然!”
宴蘇的笑容略多了些不以為然。
正待說什麼,目光一凝,停佇在前方。
碧草如絲,幾匹毛色滑亮的馬兒正在俯首吃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